知入庐山翠几重,归除怀玉不匆匆。
绝怜梅野双雏凤,长记闽中一秃翁。
知入庐山翠几重,归除怀玉不匆匆。
绝怜梅野双雏凤,长记闽中一秃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所作的《赠林桂高二首(其二)》。诗中以“知入庐山翠几重”开篇,描绘了庐山的苍翠之色,引人入胜。接着,“归除怀玉不匆匆”,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留恋之情,不愿匆忙离去,仿佛在与庐山的自然之美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
“绝怜梅野双雏凤”一句,诗人将梅花比作双凤,赞美梅花的美丽与高洁,同时也寄托了对朋友林桂高的深厚情谊。梅花在冬季盛开,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双雏凤”则寓意着友谊的美好与纯洁。
最后,“长记闽中一秃翁”中的“秃翁”可能是指林桂高,这里的“长记”表达了诗人对林桂高的长久记忆和怀念。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能为博山游,想度丁公岭。
风乎两岩幽,泉石景逾静。
人谁无雅识,每每痼俗境。
书传所兴起,更复史集订。
于其游息间,趣味必隽永。
如君英妙年,宦达在俄顷。
因问知好修,何事不加省。
里居得往还,时亦具果茗。
诗来予和女,老意转苏醒。
凉天有佳月,何须问盈亏。
彼美黄金花,亦自满东篱。
我归南山秋,从此当乐之。
开园整旧蹊,世事真若遗。
迤逦得闲趣,款曲知情怡。
鸥鹭或时下,可使机心疑。
向来宦江海,自缚曾谁鞿。
客来相劳苦,一觞聊共持。
休去便当已,宜佩渊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