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南积雨叹》
《江南积雨叹》全文
唐 / 施肩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人厌为霖水毁溪,床边生菌路成泥。

雨师一日三回到,栋里闲云岂得栖。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nántàn
táng / shījiān

rényànwèilínshuǐhuǐchuángbiānshēngjūnchéng

shīsānhuídàodòngxiányún

注释
人厌:人们对。
为霖:连绵的雨。
水毁溪:溪流被水冲毁。
床边:屋内。
生菌:长出蘑菇。
路成泥:道路变成泥泞。
雨师:古代对雨神的称呼。
一日三回:频繁地。
栋里:房屋内。
闲云:无所事事的云彩。
岂得:怎能。
栖:停留。
翻译
人们厌倦了连绵不断的雨水,导致溪流被毁,道路变成了泥泞。
雨神一天来了三次,房屋里的闲散云彩又怎能有个安身之处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连绵细雨中江南景象的画面。"人厌为霖水毁溪,床边生菌路成泥"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人们对于连日不晴天气的厌倦和烦恼,以及这种恶劣天气下自然环境的变化,如溪流被大雨冲刷而变形,小路上长满了苔藓。"床边生菌"则是对室内景象的刻画,暗示室内潮湿至极。

"雨师一日三回到,栋里闲云岂得栖"两句中,"雨师"指的是掌管雨水的神灵,这里用它来形容连绵不绝的降雨。"一日三回到"则强调了雨势的频繁和持续性,而"栋里闲云岂得栖"则是诗人对室内环境的一种描写,暗示着即使是天空中的浮动之物如云,也难以在屋檐下找到安身之所,因为连绵的雨水让一切都变得湿漉漉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象描写和生动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江南积雨天气下的感受和观察。诗中透露出一种幽深的孤寂之情,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环境变化的敏锐感知与细致入微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施肩吾

施肩吾
朝代:唐   字:希圣   号:东斋   籍贯: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   生辰:780-861

施肩吾(公元780年-861年),字希圣,号东斋。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杭州第一位状元。生于唐杭州府新城县招贤、招贤德乡(新登县,今富阳洞桥镇贤德村,因民国18年(1929)划区,建立乡镇制。新登县招贤、招德两乡划归分水县,1961年8月10日,恢复富阳县建制。原富阳、新登两县行政区域和分水贤德公社原合并重置富阳县,故有分水县人一说)。
猜你喜欢

月照梨花/河传

霁景风软,烟江春涨。
小阖无人,绣帘半上。
花外姊妹相呼。
约樗蒲。
修蛾忘了章台样。
细思一饷。
感事添惆怅。
胸酥臂玉消减,拟觅双鱼。
倩传书。

(0)

病中绝句

酒钱自昔从人乞,诗思出门何处无?
青篛织蓬菅织席,此生端欲老江湖。

(0)

春晚南堂晨起

春阳染柳条,春风落花片。
化工本无心,谁与催漏箭?
俯仰财几时,梁间有雏燕。
人亦随物迁,苍然镜中面。
要当心铁石,先登酣百战。
我岂儿女哉,秋风感团扇!

(0)

考宗皇帝挽词

大道本生知,崇高志不移。
凝神超事物,观妙极希夷。
访药三山远,遗弓万国悲。
神孙昔锺爱,天作太平基。

(0)

连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

薙圃课僮奴,争前不待呼。
水泉经雨壮,蓁莽得霜枯。
高树鸣双鹊,清池下两凫。
暮年惟乐此,余念一毫无。

(0)

秋来益觉顽健时一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

旬日雨频作,一年秋又残。
光阴不少贷,怀抱若为宽?
小瓮聊寻醉,疏砧已戒寒。
定知清夜梦,又过石阑干。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