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腰制作迩来新,斧凿才终便掩门。
独殿纷纷罗杞棘,老君寂寂看鸡豚。
烟凝叠嶂为香火,风韵疏松作道言。
借问羽衣何处去,一齐归屋抱儿孙。
山腰制作迩来新,斧凿才终便掩门。
独殿纷纷罗杞棘,老君寂寂看鸡豚。
烟凝叠嶂为香火,风韵疏松作道言。
借问羽衣何处去,一齐归屋抱儿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道观景象。首句“山腰制作迩来新,斧凿才终便掩门”以动态的描绘开篇,山腰处新建的道观,斧凿声刚停,门便紧闭,营造出一种静谧与神秘的氛围。接着,“独殿纷纷罗杞棘,老君寂寂看鸡豚”两句对比鲜明,一方面描述了道观内独立的建筑与四周繁茂的杞棘形成对比,另一方面通过“老君寂寂看鸡豚”形象地展现了道家生活中的闲适与自然和谐。
“烟凝叠嶂为香火,风韵疏松作道言”进一步渲染了道观的环境与氛围,烟雾缭绕的山峦仿佛在为道观供奉香火,而松树的风韵则仿佛在诉说着道家的教义。最后,“借问羽衣何处去,一齐归屋抱儿孙”以问句结尾,引人遐想,似乎在询问那些穿着羽衣的道士们如今何在,是否已回归平凡的生活,与家人团聚,过着简单而幸福的日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虚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道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