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戌八月初九夜武康山中洪水骤发越十日漕司檄往检涝》
《甲戌八月初九夜武康山中洪水骤发越十日漕司檄往检涝》全文
宋 / 董嗣杲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甲戌缠国哀,时属秋八月。

近辅馀英山,洪水中夜发。

狼藉彻句雨,拔地殊飘忽。滔天肆奔迸,变幻起?崒。

徒步登县楼,浩渺沉林樾。

妖氛混泽气,势极火燄突。

绵亘山下乡,逃难想颠蹶。

晨兴雨更澍,邑屋已隉杌。

高跳空刺肠,何异睹溟渤。

飘尸不可计,强者布竹筏。

栖危或得命,其奈服食阙。

号天天不闻,不若就灭没。

瀑派裂青山,溪岸奔尸骨。

杵臼埋虚沙,蛇虺出深窟。

边方乘孔殷,糜烂事征伐。

民生不奠枕,复罹此酷罚。

隐忧非一端,国脉存如发。

检涝亦具文,民力各已竭。

岂知坐困穷,终岁常矻矻。

奉行亦漫尔,持论敢躐越。

步步涉坑堑,路梗劳舆卒。

归愁强就床,魂梦随恍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朝时期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灾害,发生在甲戌年的八月初九夜晚。诗人董嗣杲身处武康山中,目睹了洪水的猛烈与破坏。他描述了洪水从深夜爆发,迅速淹没周边地区,连县楼都被淹没,树林摇曳在浩渺的水面上。洪水带来的妖氛和热浪让人感到如同置身于大海之中,死尸遍野,生还者艰难求生,食物匮乏。

诗人登上县楼,看到灾情严重,百姓流离失所,甚至到了早晨雨势依旧,房屋摇摇欲坠。洪水不仅摧毁了自然环境,也冲击了社会秩序,边疆战事因之加剧,民生动荡不安。诗人忧虑国家的命运,感叹官府虽有检查洪水的文书,但民众力量已尽,官员们的应对显得无力,道路阻塞,运输困难。

诗人在灾后的生活也充满困扰,只能勉强入睡,但心中忧虑无法平息,梦境中也是恍惚不定。整体上,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洪水灾难的惨烈以及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关切。

作者介绍

董嗣杲
朝代:宋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
猜你喜欢

受册奏坤宁之曲

风化之始,由于壸闱。礼文斯备,爰正坤仪。

维顺以慈,俪圣同德。则百斯男,垂统无极。

(0)

皇帝降殿宫县鸿宁之曲

继世隆昌,临朝静默。追谥鸿名,发辉潜德。

玉质金章,煌煌简册。涓辰展仪,永传无极。

(0)

彻豆豋歌夹钟宫丰宁之曲

物维其时,既丰且旨。苾苾德馨,或将或肆。

神之居歆,洽于百礼。于万斯年,穰穰介祉。

(0)

僧舍对榴花有感

桃李开时泛别艖,禅林又见石榴花。

十年九客天中节,一夜千回梦里家。

驴背陆沈诗世界,蟹螯寥落酒生涯。

乡心欲碎浑难诉,寄语方塘两部蛙。

(0)

行李

行李萧萧几问津,风尘博得鬓华新。

离枝图好将贻客,椰子瓢轻不累人。

马力渐疲羞款段,车轮入爨识劳薪。

白云暂喜瞻亲舍,又拥貂裘北向秦。

(0)

除夕立春

薪火传无尽,春从腊底生。

合分知岁序,断续似交情。

柏叶随傩鼓,椒花带爆声。

客中浑得醉,此夕有馀情。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