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大将军黄竹楼镇粤西·其二》
《送大将军黄竹楼镇粤西·其二》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旌旗十道出瀛州,上将于今到黑头。

已幸彤弓来细柳,复从黄石属纡筹。

长缨云拥山河动,甲帐霜寒瘴疠收。

铜柱声名君自许,汉家已肯吝封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将军黄竹楼镇守粤西时的壮丽景象与英勇事迹。开篇“旌旗十道出瀛州,上将于今到黑头”,以十面旌旗随大将军出征,暗示了军队阵容的强大和指挥官的英明。接着“已幸彤弓来细柳,复从黄石属纡筹”,通过“彤弓”和“黄石”这两个典故,赞美了大将军不仅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赏赐,还深谙兵法,策略高妙。

“长缨云拥山河动,甲帐霜寒瘴疠收”,形象地展现了大将军率领军队深入敌境,如长绳般坚韧不拔,所到之处山河为之震动。同时,也暗示了他成功驱散了瘴疠之气,稳定了局势。最后,“铜柱声名君自许,汉家已肯吝封侯”,表达了对大将军自信且功勋卓著的认可,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对其卓越贡献的肯定,但并未吝啬于封赏,体现了对功臣的尊重与奖赏。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大将军黄竹楼英勇事迹的描绘,赞扬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双牛图·其一

碧草微茫处,江天欲暮时。

想应农事隙,刍牧自相宜。

(0)

九峰归趣为主客郎中王浚作

名门多俊英,家住九峰侧。

君才更超迈,务学探六籍。

伊昔未仕时,朝夕看山色。

启户云霞红,隔窗烟树碧。

一从游宦途,寓迹在京国。

分曹属春卿,励操尚冰檗。

拟摅寸心丹,可柰桑榆逼。

乞身遂退休,辞阙中感激。

引领望九峰,怀抱何所适。

飘飘峰上云,无心沛膏泽。

戢戢林间鸟,倦举冲霄翼。

眷兹景物佳,雅志自相得。

松风四座清,萝月半窗白。

扫石抚朱弦,焚香玩羲易。

利名了不关,尘累觉消释。

高风谁能如,企彼陶彭泽。

(0)

恭和御制竹石图诗

植物纷纷著两间,云根新长碧琅玕。

圣恩发育同天地,愿秉坚刚独耐寒。

(0)

赐游万岁山诗十首·其四

奉诏随鸾驭,遨游遍小山。

风光连禁籞,花影覆清湾。

路绕金宫转,云随綵仗还。

紫骝如掣电,倏已度仙关。

(0)

题梅花美人图

欲寻春信苦无因,行遇梅花却怨春。

妾貌与花俱似玉,可怜不见陇头人。

(0)

舟中杂兴·其三十

山海环恒岳,星河绕析津。

言从三殿客,共作两京臣。

视草琼楼晓,看花玉署春。

自惭疏钝质,何以答枫宸。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