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田岁逢六月尾,天公为叱群龙起。
连宵作雨知丰年,老妻饱饭儿童喜。
向来辛苦躬锄荒,剜肌不补眼下疮。
先输官仓足兵食,馀粟尚可瓶中藏。
边头将军耀威武,捷书夜报擒龙虎。
便令壮士挽天河,不使腥膻污后土。
咸池洗日当青天,汉家自有中兴年。
大臣鼻息如雷吼,玉帐无忧方熟眠。
旱田岁逢六月尾,天公为叱群龙起。
连宵作雨知丰年,老妻饱饭儿童喜。
向来辛苦躬锄荒,剜肌不补眼下疮。
先输官仓足兵食,馀粟尚可瓶中藏。
边头将军耀威武,捷书夜报擒龙虎。
便令壮士挽天河,不使腥膻污后土。
咸池洗日当青天,汉家自有中兴年。
大臣鼻息如雷吼,玉帐无忧方熟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画面,通过对旱田在六月末得雨后的景象进行描写,展现了丰收带来的喜悦与期待,以及边疆将军的英勇和国家的安稳。
“旱田岁逢六月尾,天公为叱群龙起。”两句,通过“旱田”二字设定了干旱无雨的背景,而“六月尾”则是指农历六月末,正值夏季,此时降雨尤为珍贵。接着,“天公为叱群龙起”一句,则描绘了一幅天空中乌云聚集、雷声轰鸣、龙卷风起的壮观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神秘。
“连宵作雨知丰年,老妻饱饭儿童喜。”此处,“连宵作雨”表明连续夜晚的降雨预示着丰收,而“老妻饱饭儿童喜”则描绘了农家因雨而得以丰收所带来的家庭欢乐场景,反映出农业社会对自然恩泽的依赖与感激。
“向来辛苦躬锄荒,剜肌不补眼下疮。”这两句诗表达了农民劳作的艰辛,他们在旱田中耕耘,汗水浸透衣衫,却仍旧面有未愈的伤痕。
“先输官仓足兵食,馀粟尚可瓶中藏。”这两句诗指出,即便是丰收之年,也要优先考虑国家的储备和军队的粮食供应,而余下的谷物还能存放在家中的瓶子里。
“边头将军耀威武,捷书夜报擒龙虎。”此处,“边头将军”形象鲜明,展示了守卫边疆的将领们英勇善战的形象。他们在夜间传来捷报,宣告着对敌人的胜利。
“便令壮士挽天河,不使腥膻污后土。”这两句诗通过将军下令壮士引水造福的场景,强调了对土地和后世的关怀。
最后,“咸池洗日当青天,汉家自有中兴年。”表达了国家昌盛、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望。古代常以“咸池”比喻皇帝,而“洗日当青天”则象征着清明的政治环境和光辉的未来。末句中的“汉家自有中兴年”,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能够像历史上那样再次复兴的信心。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农业社会的自然观和生活状况,也反映了边疆军事的紧张与国家的安稳,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
海客生长居海陬,风涛险恶能操舟。
昔曾侍父驰边邮,一战败贼禽其酋。
于今事往星亦周,久无梦想膺封侯。
昨来剑气腾斗牛,又闻小丑横戈矛。
台地关切桑梓忧,谁其平者心悠悠。
曹侯禦侮足智谋,奉檄邀我仍来游。
张帆猎猎风飕飕,如箭离弦不可留。
南有落漈东琉球,西界黑水红水沟。
神鱼拍浪高舵楼,轰雷喷雪排山邱。
水仙挟船船转头,眼前鹿港台咽喉。
可怜一路多髑髅,良田万顷无人耰。
吾皇仁圣汤武侔,解网不杀毋穷搜。
安集之策须讲求,愿君莫遣流民流。
婆娑洋世界原宽,自归版图衽席安。
两戒河山经擘画,百年疆索定纡盘。
土牛红线分番汉,文身剺面判衣冠。
毋相越畔设险守,旧章遵循永不刊。
叵耐生番偏嗜杀,伺杀汉人镖飞雪。
割得头颅血模糊,山鬼伎俩誇雄杰。
闪睒枭獍人见愁,痴顽吾民与之游。
悯不畏惧侵其地,吞食抵死竟无休。
千峰万壑潜深入,荷戈负耒如云集。
横刀带剑万人强,蠢尔愚番皆掩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