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已半。闷掩小门深院。望断碧云书不见。
岭南无过雁。闲却绣床针线。袅尽玉炉香篆。
归去枕屏山六扇。梦中家近远。
秋已半。闷掩小门深院。望断碧云书不见。
岭南无过雁。闲却绣床针线。袅尽玉炉香篆。
归去枕屏山六扇。梦中家近远。
这首《谒金门》是清代诗人谈印梅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在秋日里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秋已半”,点明季节,秋天已经过去了一半,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为整首词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闷掩小门深院”一句,通过主人公关闭小门、隐匿于深院的行为,形象地表现了她内心的忧郁与逃避现实的情绪。“望断碧云书不见”,碧云象征着远方,书信则代表了与远方亲人的联系,这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但又因书信未至而感到失望与无奈。“岭南无过雁”,岭南地区,雁南飞时不会经过这里,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与外界的隔绝,以及对远方消息的渴望与等待的落空。“闲却绣床针线,袅尽玉炉香篆”,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无所事事中消磨时光的情景,绣床针线代表了她平时的劳作,而袅尽的香篆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空虚。“归去枕屏山六扇,梦中家近远”,主人公希望在梦中回到家乡,但梦中的景象却让她无法确定家的距离,这既是对现实无法逃离的无奈,也是对家乡深深思念的寄托。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在秋日里面对孤独与思念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挂念。
玉户金缸夜未央,邯郸宫里奏丝簧。
郑姬已醉韩姬倦,谁拂君王白象床。
九月气已肃,蟋蟀入床下。
戺戺南来雁,寂历江上雨。
伤哉远归人,斯时不遑处。
岂惟怀乡里,茔域久蓁莽。
樵苏无可禁,奠谒旷时序。
长年抱忧感,鹔郁将谁语。
兹行遂初志,况复念勤苦。
勾吴不可见,迢迢望烟渚。
食肉贱糠核,饥人安敢辞。
狐貉轻短褐,寒士为固奇。
自予遭世故,举室尽流离。
东临沧海岸,北度三江湄。
蛟螭时作横,鲸鼍屡见欺。
展转及衰暮,始见此门楣。
徒壁类司马,上漏似原思。
既无陈平席,岂有董生帷。
覆篑或成墙,编苇聊当篱。
迢迢白沙冈,当户势逶迤。
遥遥秋浦波,临轩散涟漪。
翻蜚野鸟群,参差灌木枝。
赋此平生意,庶为百世规。
湫隘诚可哂,欣幸方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