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惜龙孙意正勤,风漪谁爱织成纹。
林中莫著山王辈,拟向他时咏五君。
护惜龙孙意正勤,风漪谁爱织成纹。
林中莫著山王辈,拟向他时咏五君。
这首宋朝刘才邵所作的《咏竹》诗,以“咏竹”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环境与特质,展现了诗人对竹子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见解。
首句“护惜龙孙意正勤”,以“龙孙”借指新生的竹笋,生动地描绘了竹子生长过程中,自然界的呵护与辛勤培育之态,赋予了竹子以生命力与成长的希望。这里的“护惜”二字,不仅体现了自然界对生命的关爱,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尊重与保护意识。
次句“风漪谁爱织成纹”,将竹叶在微风中的摇曳比作织布,形象地展示了竹林在风中形成的美丽图案,既表现了竹林的动态美,也隐含了诗人对竹林景色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然景观与艺术创作相联系,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后两句“林中莫著山王辈,拟向他时咏五君”,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提醒人们,在欣赏竹林美景的同时,不应忘记那些可能破坏竹林生态平衡的外来因素,如“山王辈”可能指的是对竹林有害的动物或人为活动。同时,诗人表达了自己将来要咏赞五位君子(可能是指古代以竹为象征的五位贤人)的愿望,既是对竹子高尚品质的颂扬,也是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及象征意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君子品格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宋朝咏物诗中的佳作。
纷纷车马出都门,共道虞廷仪凤今。
孤骞大臣一身善,终始青史百世垂。
兰荪古人行道借,名位实似浮云非。
我贵四时代谢理,自然那得功成不身退。
猗欤杨公今得之,主恩缱绻不可縻。
七年正色掌邦治,十疏乞骸归海湄。
惟公令德原孝友,厥德如渊福如阜。
一心要回世界还淳风,道率平常令可久。
救世之利那有全,虽云中正等是偏。
世界即如推屋壁,东倒西推仍倒边。
只有天公善张主,阴阳不得长寒暑。
太皞竣事祝融来,玄冥继政蓐收去。
公知此道复能行,疏身霄汉何冥冥。
昼承三接君恩重,年老一朝臣义明。
爱身便是爱社稷,天下本身以为则。
宇宙何人不爱身,善与不善存乎识。
猗欤公全三达尊,此举可为万世式。
国子先生无马骑,不能出门望行麾。
忆公高谈壮公举,援笔纪事还成诗。
《杨太宰致政》【明·杨起元】纷纷车马出都门,共道虞廷仪凤今。孤骞大臣一身善,终始青史百世垂。兰荪古人行道借,名位实似浮云非。我贵四时代谢理,自然那得功成不身退。猗欤杨公今得之,主恩缱绻不可縻。七年正色掌邦治,十疏乞骸归海湄。惟公令德原孝友,厥德如渊福如阜。一心要回世界还淳风,道率平常令可久。救世之利那有全,虽云中正等是偏。世界即如推屋壁,东倒西推仍倒边。只有天公善张主,阴阳不得长寒暑。太皞竣事祝融来,玄冥继政蓐收去。公知此道复能行,疏身霄汉何冥冥。昼承三接君恩重,年老一朝臣义明。爱身便是爱社稷,天下本身以为则。宇宙何人不爱身,善与不善存乎识。猗欤公全三达尊,此举可为万世式。国子先生无马骑,不能出门望行麾。忆公高谈壮公举,援笔纪事还成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QfXzD9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