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三首·其一》
《山居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僧家毕竟居山好,石室茆茨养病身。

开眼不知明属日,回头只见影随人。

密通蛇虎为真友,笑与禽鱼会本因。

客间住山今几久,一番芳草一番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僧家毕竟居山好”,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肯定,认为僧侣在山中修行更能远离尘嚣,静心悟道。接着“石室茆茨养病身”一句,描绘了僧人居住的简陋环境,但正是这种简朴的生活,让僧人得以专注于内心的修养和疾病的疗愈。

“开眼不知明属日,回头只见影随人”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表现了僧人在山中生活的独特体验。白天不知太阳升起,夜晚只看到自己的影子跟随,强调了僧人与世隔绝、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僧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宁静。

“密通蛇虎为真友,笑与禽鱼会本因”则进一步展现了僧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将蛇虎视为朋友,与禽鱼相交,体现了佛教中“众生平等”的理念,以及僧人超脱世俗、与万物同体的境界。

最后,“客间住山今几久,一番芳草一番春”以时间的流逝来衬托山中生活的平静与永恒,每过一段时间,山中便会有新的芳草生长,春天也一次次轮回,象征着僧人在这片净土中岁月静好,心灵得到了真正的滋养和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山居生活中的独特体验和精神追求,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刻探索的渴望。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长安客舍叙邵陵旧宴寄永州萧使君五首·其四

木鱼金钥锁春城,夜上红楼纵酒情。

竹叶水繁更漏促,桐花风软管弦清。

百分散打银船溢,十指宽催玉箸轻。

星斗渐稀宾客散,碧云犹恋艳歌声。

(0)

赠华阴李明府

佩墨县兼清,约关西近城。

三峰岂不重,厚地戴犹轻。

雪筱欹难直,风泉喷易横。

须知高枕外,长是劝民耕。

(0)

夏云

势能成岳仞,顷刻长崔嵬。

瞑鸟飞不到,野风吹得开。

一天分万态,立地看忘回。

欲结暑宵雨,先闻江上雷。

(0)

再到洪州望西山

洪州向西顾,不忍暂忘君。

记得瀑泉落,省同幽鸟闻。

一回经雨雹,长有剩风云。

未定却栖息,前头江海分。

(0)

山路见花

晓红初拆露香新,独立空山冷笑人。

春意自知无主惜,恣风吹逐马蹄尘。

(0)

直望汉江三百里,一条如线下洋州。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