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萧寺十年过,四望风烟景若何。
东北岭高明月绕,西南川远夕阳多。
地饶胜概连灵岳,民足丰年藉绿波。
却笑山僧无忌惮,一生安处在巍峨。
重游萧寺十年过,四望风烟景若何。
东北岭高明月绕,西南川远夕阳多。
地饶胜概连灵岳,民足丰年藉绿波。
却笑山僧无忌惮,一生安处在巍峨。
这首宋朝诗人王荀的《广胜寺》描绘了重游古寺时所见之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首句“重游萧寺十年过”,诗人以“重游”二字点明这是他第二次造访此寺,而“十年过”则透露出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沉淀,为整首诗奠定了怀旧的情感基调。
接着,“四望风烟景若何”,诗人放眼望去,四周的景色在烟雾缭绕中显得格外迷人,引人遐想。这一句通过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东北岭高明月绕,西南川远夕阳多。”这两句分别描绘了东北方向的山岭在明月的环绕下显得更加高耸,西南方向的河流在夕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充满了自然之美。通过对不同方位景象的对比,展现了广胜寺周围环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地饶胜概连灵岳,民足丰年藉绿波。”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广胜寺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的自然风光,以及这里的人民在丰年的喜悦中享受着绿色的海洋。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人民生活富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最后,“却笑山僧无忌惮,一生安处在巍峨。”诗人以幽默的口吻,对寺中的僧侣表示了善意的调侃,认为他们能够安心于如此壮丽的山峰之中,度过一生,实属难得。这句话既是对僧侣生活的肯定,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广胜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鹭沙尺书何日传,聂君近泊金陵船。
到门览剌丞出迓,丰度雅朴神翛然。
书云此君乐幽尚,十年寄迹江湖边。
平生爱梅有真癖,梅雪自号争清妍。
琼姿绰约种万本,茅屋正在春风前。
芒鞋缓步石径月,拄杖独往青林烟。
有时临流发孤啸,风致髣髴疑逋仙。
只宜跨驴学肩耸,那复骑鹤思腰缠。
青蚨沽酒与之醉,散发岸帻歌青天。
吁嗟聂君亦不俗,挥毫赠尔梅花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