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贫》
《贫》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生甘类原宪,死不学陶朱。

但乐诗书在,未忧钟鼎无。

耻随波上下,难免鬼歔歈。

陋巷曲肱者,终朝还似愚。

(0)
翻译
活着像原宪那样清贫,死后也不学陶朱那样的财富追求。
只把读书写诗当作乐趣,不担心没有显赫的官位和富贵。
不愿随波逐流,却难以避免别人的嘲笑和轻视。
即使是住在简陋小巷,弯曲手臂枕着的人,整天也像愚者一样自得其乐。
注释
生:活着。
甘:甘愿。
类:像。
原宪:古代贤人,以清贫著称。
死:死亡。
不:不。
学:学习。
陶朱:陶朱公,即范蠡,富商典范。
但:只。
乐:以...为乐。
诗书:读书和写诗。
在:存在。
未:不。
忧:担忧。
钟鼎:古代贵族使用的器物,象征富贵。
耻:感到羞耻。
随波:随大流。
上下:升沉起伏。
鬼歔歈:比喻他人的嘲笑或非议。
陋巷:简陋的小巷。
曲肱:弯曲手臂枕着。
者:的人。
终朝:整天。
似:像。
愚:愚拙,自甘淡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贫》,他以贫为题,通过对比和自述,表达了对贫穷生活的独特态度和价值观。首句“生甘类原宪”,原宪是孔子弟子,以清贫著称,诗人自比为生活简朴的原宪,甘于清贫。次句“死不学陶朱”,陶朱是范蠡,他致富后辞官归隐,这里诗人表示自己不会追求富贵如陶朱。接着,“但乐诗书在”表达出诗人对读书和精神富足的满足,即使物质匮乏,也乐在其中。

“未忧钟鼎无”中的“钟鼎”象征权势与富贵,诗人不忧虑没有这些外在的荣华,更注重内心的宁静。“耻随波上下”表明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坚守自我,不受世俗浮华所动。“难免鬼歔歈”暗指世人可能会嘲笑他的选择,但他并不在意,有君子之风。

最后两句“陋巷曲肱者,终朝还似愚”,诗人以颜回为例,颜回居于陋巷,箪食瓢饮,却始终保持着淳朴和智慧,诗人以此自况,即使生活困顿,也像颜回一样保持内心的智慧和淳朴,不改其愚,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整首诗通过贫与富的对比,展现了诗人贫而不贱,安贫乐道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吊郑延平

天尽接海水,突兀岩岛横。

至今风雨夜,时闻人马声。

层波出洪啸,互答长鲸鸣。

痛哉骑鲸人,一去水泙泙!

拓地辟荆榛,绣壤错经营。

志气无六合,虎视蛟龙争。

千秋鹿耳门,风静怒涛生。

废楫在海底,曾至金陵城。

至今吴、越间,耳震孙郎名。

千丈晴霞出,犹疑为旂旌。

遗志不得伸,海大为不平。

舆图归一统,庙貌褒忠贞。

昔年游赤崁,春秋礼齍盛。

閒登望海台,兴废几时更!

彷佛崖山麓,孤臣痛哭情。

我朝君犹恨,况为外夷并!

古城有遗址,白日穴鼯鼪。

阴风扑人面,大厦重见倾。

郑公今不作,当世谁支撑!

神州竟中绝,无复古簪缨。

望风长叹息,头发空鬡鬇!

(0)

日本杂事诗·其一三九

对镜惭看薄薄胡,时妆孤负好头颅。

青青不久星星出,间引毛锥学种须。

(0)

日本杂事诗·其一三三

零落街头羽板稀,已捐团扇过时衣。

儿时嬉戏都如梦,不见翩翩蛱蝶飞。

(0)

日本杂事诗·其一二四

镜槛新开响屟忙,溶溶四壁照花光。

为渠一笑三年住,却记衣襟未染香。

(0)

京乱补述六首·其三

天竟生颓祸,人争唱《董逃》。

空闻宣虎节,莫肯解牛刀。

举国成狂病,群官作贼曹。

驴王兼狗相,踊跃喜同袍。

(0)

五用前韵·其二

掩抑鱼轩赋载驱,吞声在野鹆跦跦。

扈行尚纵花门贼,入衙难徵竹使符。

旧梦百年仍锁港,残山半壁欲迁都。

最怜黄鹤楼中客,西望长安泪眼枯。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