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甘类原宪,死不学陶朱。
但乐诗书在,未忧钟鼎无。
耻随波上下,难免鬼歔歈。
陋巷曲肱者,终朝还似愚。
生甘类原宪,死不学陶朱。
但乐诗书在,未忧钟鼎无。
耻随波上下,难免鬼歔歈。
陋巷曲肱者,终朝还似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贫》,他以贫为题,通过对比和自述,表达了对贫穷生活的独特态度和价值观。首句“生甘类原宪”,原宪是孔子弟子,以清贫著称,诗人自比为生活简朴的原宪,甘于清贫。次句“死不学陶朱”,陶朱是范蠡,他致富后辞官归隐,这里诗人表示自己不会追求富贵如陶朱。接着,“但乐诗书在”表达出诗人对读书和精神富足的满足,即使物质匮乏,也乐在其中。
“未忧钟鼎无”中的“钟鼎”象征权势与富贵,诗人不忧虑没有这些外在的荣华,更注重内心的宁静。“耻随波上下”表明诗人不愿随波逐流,坚守自我,不受世俗浮华所动。“难免鬼歔歈”暗指世人可能会嘲笑他的选择,但他并不在意,有君子之风。
最后两句“陋巷曲肱者,终朝还似愚”,诗人以颜回为例,颜回居于陋巷,箪食瓢饮,却始终保持着淳朴和智慧,诗人以此自况,即使生活困顿,也像颜回一样保持内心的智慧和淳朴,不改其愚,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整首诗通过贫与富的对比,展现了诗人贫而不贱,安贫乐道的精神风貌。
天尽接海水,突兀岩岛横。
至今风雨夜,时闻人马声。
层波出洪啸,互答长鲸鸣。
痛哉骑鲸人,一去水泙泙!
拓地辟荆榛,绣壤错经营。
志气无六合,虎视蛟龙争。
千秋鹿耳门,风静怒涛生。
废楫在海底,曾至金陵城。
至今吴、越间,耳震孙郎名。
千丈晴霞出,犹疑为旂旌。
遗志不得伸,海大为不平。
舆图归一统,庙貌褒忠贞。
昔年游赤崁,春秋礼齍盛。
閒登望海台,兴废几时更!
彷佛崖山麓,孤臣痛哭情。
我朝君犹恨,况为外夷并!
古城有遗址,白日穴鼯鼪。
阴风扑人面,大厦重见倾。
郑公今不作,当世谁支撑!
神州竟中绝,无复古簪缨。
望风长叹息,头发空鬡鬇!
《吊郑延平》【清·洪繻】天尽接海水,突兀岩岛横。至今风雨夜,时闻人马声。层波出洪啸,互答长鲸鸣。痛哉骑鲸人,一去水泙泙!拓地辟荆榛,绣壤错经营。志气无六合,虎视蛟龙争。千秋鹿耳门,风静怒涛生。废楫在海底,曾至金陵城。至今吴、越间,耳震孙郎名。千丈晴霞出,犹疑为旂旌。遗志不得伸,海大为不平。舆图归一统,庙貌褒忠贞。昔年游赤崁,春秋礼齍盛。閒登望海台,兴废几时更!彷佛崖山麓,孤臣痛哭情。我朝君犹恨,况为外夷并!古城有遗址,白日穴鼯鼪。阴风扑人面,大厦重见倾。郑公今不作,当世谁支撑!神州竟中绝,无复古簪缨。望风长叹息,头发空鬡鬇!
https://shici.929r.com/shici/raLT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