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同归桑梓日,旧游山水得重过。
聊依僧饭炊菰米,更理渔蓑缀薜萝。
花老不知春事尽,竹深偏爱雨声多。
旁人莫讶追欢剧,岁月翩翩奈尔何。
白首同归桑梓日,旧游山水得重过。
聊依僧饭炊菰米,更理渔蓑缀薜萝。
花老不知春事尽,竹深偏爱雨声多。
旁人莫讶追欢剧,岁月翩翩奈尔何。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同鲁南宿天界竹居》描绘了一幅与友人共度闲暇时光的田园画卷。首句“白首同归桑梓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年华老去但仍能共享故乡宁静的日子,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次句“旧游山水得重过”则回忆起过去的游历,如今得以再次重游,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怀旧之情。
“聊依僧饭炊菰米,更理渔蓑缀薜萝”两句,通过僧人的生活和渔夫的装备,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简朴而惬意的生活方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花老不知春事尽,竹深偏爱雨声多”以花儿老去不知春去,竹林深处独爱雨声,寓言了诗人对时光荏苒、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最后两句“旁人莫讶追欢剧,岁月翩翩奈尔何”点出,旁人或许不解他们的欢乐,但诗人深知岁月无情,只能任其自然。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和时光的独特感悟。
叉手者谁,合掌者谁,击拳者谁。
只这些伎俩,人犹错会,无为妙理,孰解操持。
我为诸公,分明举似,老子瞿昙即仲尼。
思今古,有千贤万圣,总是人为。可怜后学无知。
辨是是非非没了期。
况天地与人,一源分判,道儒释子,一理何疑。
见性明心,穷微至命,为佛为仙只在伊。
功成后,但殊途异派,到底同归。
前度刘郎,重来访、玄都燕麦。
回首地、暗香销尽,暮云低碧。
啼鸟犹知人怅望,东风不管花狼籍。
又凄凄、红雨夕阳中,空相忆。繁华梦,浑无迹。
丹青笔,还留得。恍一枝常见,故园春色。
尘世事多吾欲避,武陵路远谁能觅。
但有山、可隐便须归,栽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