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手者谁,合掌者谁,击拳者谁。
只这些伎俩,人犹错会,无为妙理,孰解操持。
我为诸公,分明举似,老子瞿昙即仲尼。
思今古,有千贤万圣,总是人为。可怜后学无知。
辨是是非非没了期。
况天地与人,一源分判,道儒释子,一理何疑。
见性明心,穷微至命,为佛为仙只在伊。
功成后,但殊途异派,到底同归。
叉手者谁,合掌者谁,击拳者谁。
只这些伎俩,人犹错会,无为妙理,孰解操持。
我为诸公,分明举似,老子瞿昙即仲尼。
思今古,有千贤万圣,总是人为。可怜后学无知。
辨是是非非没了期。
况天地与人,一源分判,道儒释子,一理何疑。
见性明心,穷微至命,为佛为仙只在伊。
功成后,但殊途异派,到底同归。
这首元代李道纯的《沁园春》是一首禅宗风格的词,以问答形式表达了对世间万象和修行道路的理解。词中通过“叉手者”、“合掌者”、“击拳者”等动作隐喻,揭示了不同宗教和哲学流派的表象,实际上都在追求同一的无为妙理。词人强调,无论是老子、佛陀还是孔子,他们的教诲都是为了引导人们明白真谛,即“见性明心”,达到对生命本质的洞察。他认为,尽管各种修行路径看似各异,但最终目标都是相同的,即“殊途同归”。
词中的“辨是是非非没了期”反映了词人对于后学盲目追求表面是非的批评,主张超越二元对立,直指本心。整体上,这首词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禅宗诗词的特色。
到眼忽金碧,塔影挂晴空。
问谁为此,窣堵卓笔写苍穹。
最好凭栏长望,隔岸越山如笑,揖我白云中。
城郭渺茫际,铃语坠天风。登临兴,怀古意,两何穷。
是处江山,洵美韶景惜匆匆。
莫话钱王旧事,惟有无情潮水,日夜自流东。
欲去更回首,落日一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