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于世转无求,事业声名种种休。
伴得邻僧忍饥惯,闭门无饭读春秋。
老来于世转无求,事业声名种种休。
伴得邻僧忍饥惯,闭门无饭读春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者对世俗追求的淡然态度,以及他与僧侣为伴、静心读书的生活状态。
首句“老来于世转无求”,开篇点明了诗人晚年对物质和功名的淡漠,不再追求世俗的荣华与成就。接着,“事业声名种种休”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过往功业的放下,不再眷恋过去的名声与成就,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伴得邻僧忍饥惯,闭门无饭读春秋”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与邻近的僧人相伴,即使生活简朴到忍饥挨饿也习以为常,这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重视远超过物质享受。而“闭门无饭读春秋”则更显出诗人的专注与勤奋,即使没有足够的食物,也依然坚持阅读《春秋》这样的经典著作,追求知识与智慧的积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晚年宁静淡泊、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热爱。
天公作意轰雷霆,风雨骤至神如兵。
翻手为云只俄顷,举头见日尤精明。
蚁君一战方奏凯,鸠妇复还已和鸣。
税驾欲投佳处所,林间隐隐疏钟声。
畴昔相知似弟昆,那知半世死生分。
无缘更饮杯中物,想见能修地下文。
有愧乘车葬元伯,仅同解剑吊徐君。
他年黛色参天处,是子会稽山下坟。
宦游寓幕府,幽怀属山林。
兀坐窗几间,默求圣贤心。
沉潜偶会意,叹息常弥襟。
世涂岂能骛,古道聊自斟。
䰠穴思欲探,丹书未容寻。
青铜每自照,白发已见侵。
事业浩无穷,筋力愧不任。
丈夫固有志,宁在官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