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迥青林上,台孤碧雾悬。
寂寥谁与晤,吟眺下江烟。
阁迥青林上,台孤碧雾悬。
寂寥谁与晤,吟眺下江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独而静谧的景象。诗人独自漫步在高阁之上,周围是苍翠的树林,远处是碧绿的雾气,形成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阁迥青林上,台孤碧雾悬",这两句通过对比高阁与青林、孤台与碧雾,营造出一种孤高独立的意境。"寂寥谁与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寻求知音的渴望。"吟眺下江烟"则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情态,似乎在吟咏着心中的诗篇,眺望着远处的江面,烟波浩渺,更添几分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
人生念何事,方寸缠忧端。
忧端日澒洞,胡不思自安。
富贵等电露,变灭无留观。
百亩虽已隘,朝耕夕复还。
秋风穑宝实,十口无饥寒。
何为苦役役,而欲事所难。
所以沮溺徒,不受名利干。
行藏随用舍,千载师孔颜。
作劳有馀暇,柴门昼常关。
斗酒且自劳,此外无足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