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宣铜垆歌为桐城方坦庵先生赋》
《宣铜垆歌为桐城方坦庵先生赋》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古风

龙眠老人颜鬓皤,街前卖字书擘窠。

生平爱古入骨髓,玩好不惜三摩挲。

一垆温润制绝异,肌色肉好神清和。

戗金铸耳备工料,制器尚象穷雕磨。

洼隆丰杀中规格,红黄绀紫蟠雷蝌。

我时捧视肃然敬,俨若清庙陈彝牺。音莎。

忆昔此垆始宣庙,百物充斥供搜罗。

宫闺澹泊厌淫巧,垆韝精慎无偏颇。

百金重购拟和璧,旃檀作匣犀牛驮。

后来市估杂赝鼎,苏铸甘蔡皆幺縻。

乱真每被魍魉卖,怀宝或受蛟龙呵。

我来感旧发深喟,抚汝不异双铜驼。

一垆虽小岁月古,列圣德泽相渐摩。

我今为公作此歌,万事以往何其多。

歌成烦公书大字,明日且换山阴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龙眠老人的书法家,他以独特的擘窠字体在街头售卖,对古文物有着深入骨髓的热爱。他的书法作品温润精致,如同肌理细腻的美玉,神韵清新。铜垆上的字迹既有戗金铸耳的精细工艺,又有凹凸有致的雕刻艺术,色彩斑斓,犹如蟠雷蝌蚪。诗人回忆起宣庙时期,这个铜垆曾是搜罗珍品的地方,宫中对艺术品的选择严谨而公正。

铜垆中的字画价值连城,曾被精心收藏,但后来市场混乱,赝品充斥,珍贵之物易手于欺诈。诗人感慨万分,将铜垆视为历史的见证,如同古代的铜驼般珍贵。尽管铜垆小巧,但它承载了历代圣贤的德泽。诗人以此诗表达对古人的敬仰,并希望方坦庵先生能将这些字迹珍藏,如同明日山阴的换鹅之举,寓意传承与珍视。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铜垆的描绘,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具有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溪斋春日

问君何事拙谋身,竹坞溪斋养钝人。

白鹭仪形閒照水,野莺言语乱嘲春。

半生已悔婴朝绂,万境方将付客尘。

自笑经旬无宴具,对花孤坐咽琼津。

(0)

摄祀出城过西苑马上作

斗柄仙城晓,龙鳞下隰通。

三竿眺羲驭,十里过商中。

水藉天容碧,尘依驿辙红。

喜闻何力语,应为乐秋丰。

(0)

寓居寰内宰邑者数见存访因成谢

谢病非三最,为氓乏一廛。

何言罗爵尉,时驻舄凫仙。

华辙交深巷,馀香袭故毡。

猪肝难设具,应作闵生怜。

(0)

晚坐观风亭三首·其一

戍楼西北最凌空,倦客凭阑八月风。

一曲黄河连野浊,半规残日背人红。

山林枉负沉冥志,刀笔终无尺寸功。

犹喜不迷存阙地,绛英瑶斗虎牢东。

(0)

送明州章从事

东国有嘉招,归心越绝遥。

几程淮蚌月,一信海鳅潮。

莲渚熏谈席,霞天认赋标。

时平军版息,丽藻入云谣。

(0)

春阴复霁

河外轻寒气未佳,春襟愁目遍天涯。

浓云破绽翻无雨,落日因循便作霞。

麦陇寸苗思污雉,柳滩新叶欲藏鸦。

如膏且冀均农惠,莫枉层阴挫物华。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