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李白坟》
《过李白坟》全文
宋 / 胡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平昔驰名蜀道难,旅魂流落古苔斑。

土中宝树埋何在,泽畔灵魂些不还。

醉后烟霞仍物外,吟馀风月尚人间。

一哀吊罢颓阳暮,江北江南尽是山。

(0)
鉴赏

此诗《过李白坟》由宋代诗人胡宿所作,通过对李白墓地的凭吊,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深切缅怀与感慨。

首联“平昔驰名蜀道难,旅魂流落古苔斑”描绘了李白生前的辉煌与身后墓地的荒凉。蜀道之难,不仅指地理上的险峻,也暗喻了李白一生的坎坷与追求。而“旅魂流落古苔斑”,则以苍老的古苔斑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暗示李白的灵魂在岁月的洗礼下,虽已远离尘嚣,却依然留存在这片土地上。

颔联“土中宝树埋何在,泽畔灵魂些不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宝树隐喻李白的才华与成就,而“埋何在”则表达了对这些被时间遗忘的遗憾。同时,“泽畔灵魂些不还”则强调了李白精神的永恒,即使肉体归于尘土,但他的灵魂依旧在世间游荡,影响着后来的人们。

颈联“醉后烟霞仍物外,吟馀风月尚人间”转而描写李白诗歌中的自然之美与超脱之境。无论是醉后的烟霞还是吟诵后的风月,都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这两句既是对李白诗歌艺术的高度赞扬,也是对其精神境界的赞美。

尾联“一哀吊罢颓阳暮,江北江南尽是山”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哀悼之情以及对李白精神的传承。夕阳西下,哀悼完毕,诗人意识到无论是在江南还是江北,李白的精神与才华都将永远流传,成为后人仰望的高山。这一句不仅总结了对李白的怀念,也寄托了对诗人精神永存的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抒情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对李白及其作品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胡宿

胡宿
朝代:宋   字:武平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胡宿(九九五~一○六七),字武平,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历官扬子尉、通判宣州、知湖州、两浙转运使、修起居注、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以尚书吏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知杭州。四年,除太子少师致仕,命未至已病逝,年七十三(《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三四《胡公墓志铭》)。他在北宋仁宗、英宗两朝为官,位居枢密副使,以居安思危、宽厚待人、正直立朝著称,死后谥文恭。
猜你喜欢

出万善驿见山下人家密竹流泉可爱有赋

太行山下几家村,别有风光隔世喧。

犬吠竹阴人扫雪,鸟鸣松径客敲门。

林烟散处青迎骑,山瀑流来绿绕园。

若得数椽此间老,武陵何处更寻源。

(0)

答周玉绳见寄·其二

自乞閒身去帝乡,别君几度易星霜。

幸从春水烹鱼腹,怕向秋风数雁行。

经岁懒无朝省梦,六时翻尽法华香。

灰心未遣情痴断,极目三江练影长。

(0)

因同年王简之任福清寄呈叶老师·其一

王言早晚代如丝,十载艰危独相时。

遇巷不因中掖阻,回天宁遣外臣知。

黄扉业就夔龙远,绿野人归猿鹤私。

闻道圣明方侧席,未应长与赤松期。

(0)

送吴进士出宰归安

明光献赋羡青春,一出云霄便致身。

治行词名君并擅,离怀羁思我难论。

风清天目琴鸣远,花发苕溪制锦新。

卧阁正堪娱彩笔,可忘鱼素问缁尘。

(0)

游阴那灵光寺

览胜径临五指间,空中飞锡启禅关。

千年古柏参天耸,一径苔深点石班。

山狝蹁跹忘世激,洞云吞吐有僧闲。

生来不记韶华换,流水潺湲听未还。

(0)

石门洞

石洞龙盘一径回,偶因汗漫破苍苔。

坐临琼岛流霞上,人自蓬壶御冷来。

百道飞泉天外出,千岩翠色雨中开。

醉来还弄柯亭笛,飒飒松风吹落梅。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