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吴季延三首·其一》
《赠吴季延三首·其一》全文
明 / 何巩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海上相逢似有期,虬须如雪为谈诗。

名齐二陆登坛早,家在三吴入梦迟。

短榻偶从僧院寄,寸心惟许佛灯知。

九州踏遍芒鞋路,又向香山访荔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友人吴季延在海上不期而遇的情景,洋溢着浓厚的友情和文学氛围。首句“海上相逢似有期”,仿佛预示了两人命运的奇妙交织,虽是偶然,却似早已注定。接着,“虬须如雪为谈诗”一句,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刻画出友人吴季延的外貌特征和对诗歌的热爱,通过“虬须如雪”这一细节,展现了他饱经风霜、才华横溢的形象。

“名齐二陆登坛早,家在三吴入梦迟”两句,运用典故,将吴季延与古代文人陆机、陆云(二陆)相提并论,赞美他早年即已崭露头角,同时暗示其家世背景与江南三吴地区紧密相连,但似乎并未因此而完全融入当地的生活,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或向往。

“短榻偶从僧院寄,寸心惟许佛灯知”则进一步展示了吴季延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他或许常常寄居于僧院,与佛灯为伴,这既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超脱。通过“寸心惟许佛灯知”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深邃心灵的共鸣与理解。

最后,“九州踏遍芒鞋路,又向香山访荔枝”两句,描绘了吴季延游历四方的足迹,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他不仅走遍了大江南北,还特意前往香山寻找荔枝,这一行为既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暗含了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作者介绍

何巩道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猜你喜欢

二月望与次明道复泛舟出江村桥抵上沙遵陆邂

舟行欲尽有人家,记得横桥是上沙。
南望风烟随鸟没,西来墟落带山斜。
暖催新绿初归柳,水映酣红忽见花。
残酒未醒春困剧,汲溪聊试雨前茶。
¤

(0)

余每至陈氏辄终日奄留厅事高明颇妨偃息以可

剪棘依垣小筑居,短檐横启纸窗虚。
造门已惯非缘竹,据案相忘况有书。
徐孺每劳悬木榻,陶潜何必爱吾庐。
从今更不论宾主,一半幽闲已属余。

(0)

履仁独留治平寒夜有怀

遥遥治平寺,乃在楞伽麓。
之子神情秀,空山裹云宿。
月冷石林清,孤眠岂能熟。
还持一束书,起傍梅花读。
灯昏夜参半,饥鼠鸣古屋。
凄风西北来,吹堕檐间木。
感此霜露繁,坐觉芳华促。
少壮曾几时,岁月在空谷。
念子隔重城,何能慰幽独。

(0)

次韵答子重新春见怀

樽酒离怀强自开,长歌宛转胜悲哀。
梅花不与春光在,茅屋相将燕子来。
十日残寒风约雨,一痕新绿水生苔。
相思忽唱江南曲,白苎含香取次裁。

(0)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

零落佳人意暗伤,为谁憔悴减容光。
将飞更舞迎风面,已褪犹嫣洗雨妆。
芳草一年空路陌,绿阴明日自池塘。
名园酒散春何处,惟有归来屣齿香。

(0)

春日斋居漫兴(二首)

深巷无人昼掩扉,新晴庭院绿阴肥。
柳风吹絮河豚上,花雨沾泥海燕飞。
残睡未能消卯酒,乍暄聊得试罗衣。
春光绿遍江南草,多少王孙怨不归。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