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饮酒二十首·其七》
《不饮酒二十首·其七》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居山三十年,蔬食不过午。

腾腾无所为,于世复何补。

一食已足多,岂敢更奢取。

年迈愧躬耕,赖有同道侣。

兀坐尝思过,勉此安心处。

惺惺尚不堪,悠然见前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他居住在山中已有三十年之久,以素食为主,生活简朴至极,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从不奢求更多。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腾腾无所为”,形容他的生活状态悠闲自在,没有过多的欲望和追求。“于世复何补”,则表达了他对社会贡献的自我反思,似乎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世界并无太大影响,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年迈愧躬耕”,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或许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应该通过劳动来养活自己,这里可能暗含着对自己过去生活方式的反省。“赖有同道侣”,庆幸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共同度过这段简朴而充实的时光。

“兀坐尝思过”,在静坐时常常反思自己的过错,这表明他有着深刻的内省意识。“勉此安心处”,努力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惺惺尚不堪”,即使如此清醒自省,仍感力不从心,流露出一种无奈与自嘲的情绪。“悠然见前古”,在悠然自得中回望历史,或许是在寻找心灵的慰藉或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位僧人的生活细节和内心独白,展现了其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对物质的淡泊态度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也蕴含了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纪梦曲

夜梦佳人姱且长,星冠霞帔云衣裳。

双眉浅淡画春色,两耳炫耀垂珠珰。

细步逡巡倏相近,世道人情不敢问。

敛容正笑发一言,不识巫山云雨恨。

自从十五学仙经,今年二十身骨清。

天上有籍升其名,长声短声歌紫琼。

紫琼之章词宛转,永与人间风调远。

馀声未竟钟鼓鸣,雾散烟收人不见。

(0)

塔山和徐道晖壁间韵

寺在一山顶,江分两岸田。

凭何发诗兴,题字古廊边。

近地今埋骨,閒人亦助钱。

昨宵留宿意,不忍上归船。

(0)

渔父二首·其一

偶来浦口芰荷香,绿叶丛中睡一场。

须信至人无妄想,不曾有梦见文王。

(0)

寒食

江边又寒食,伧客奈离襟。

恨满王孙草,愁多望帝禽。

鸡毬轻薄事,歌酒宴游心。

尽付吴儿辈,惟知屏迹深。

(0)

城头月

阳光子夜开清昼。照了无何有。

弱水蓬莱,河车忽动,万顷金波皱。

红铅墨汞相交媾。片饷丹成就。

把握阴阳,一钟造化,此诀人知否。

(0)

大江东去/念奴娇.题项羽庙

鲍鱼腥断,楚将军、鞭虎驱龙而起。

空费咸阳三月火,铸就金刀神器。

垓下兵稀,阴陵道隘,月黑云如垒。

楚歌哄发,山川都姓刘矣。

悲泣呼醒虞姬,和伊死别,雪刃飞花髓。

霸业休休骓不逝,英气乌江流水。

古庙颓垣,斜阳老树,遗恨鸦声里。

兴亡休问,高陵秋草空翠。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