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衔霜雪濑西,晚芜红树自高低。
秋村近塞寒先落,土著为乡俗不齐。
汉籍已传黄蓓草,燕山今贵锦棠梨。
寂寥服古真痴绝,随事关心亦漫稽。
万壑衔霜雪濑西,晚芜红树自高低。
秋村近塞寒先落,土著为乡俗不齐。
汉籍已传黄蓓草,燕山今贵锦棠梨。
寂寥服古真痴绝,随事关心亦漫稽。
这首《秋村》由清代诗人李锴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村落的静谧景象。
首句“万壑衔霜雪濑西”,以“万壑”形容群山连绵,以“霜雪濑西”描绘山间霜雪覆盖的情景,展现出秋季山林的冷峻与肃穆。接下来,“晚芜红树自高低”,晚霞映照下的荒野与高高低低的红树相映成趣,色彩对比鲜明,营造出一种既凄美又生动的画面感。
“秋村近塞寒先落”,点明了村落靠近边塞的特点,暗示了环境的寒冷与偏远,同时也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万物开始凋零。“土著为乡俗不齐”,描述了村落中居住的原住民,他们的生活习俗多样,反映了乡村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汉籍已传黄蓓草”,借用了“黄蓓草”这一意象,象征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燕山今贵锦棠梨”,则通过“锦棠梨”的高贵与珍贵,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丰富,同时也暗含了对当下社会价值取向的思考。
最后两句“寂寥服古真痴绝,随事关心亦漫稽”,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的深深敬仰与痴迷,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关注与思考。整首诗通过对秋日村落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一溪盘曲到阶除,四面青山画不如。
脩竹罩门梅夹路,诗人居处野人居。
王家野亭苍翠边,秋山万叠相钩连。
披衣晓霁伴云坐,散发夜凉须月眠。
主人清豪亦好客,常有车盖来翩翩。
门閒无烦鹤通谒,酒散有时风扫筵。
问君生涯几何许,笑指渺漠沧洲烟。
朱门千础扃婵娟,豪弦急管争喧妍。
何曾一日能免俗,稍来对谈心爽然。
古人去远吾不识,今日汩没难为贤。
长公高谈少公和,鲁山伯鸾相后先。
名成但恐累隐趣,莫遣妙语人间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