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
四皓卧云处,千秋叠藓生。
昼烧笼涧黑,残雪隔林明。
我待酬恩了,来听水石声。
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
四皓卧云处,千秋叠藓生。
昼烧笼涧黑,残雪隔林明。
我待酬恩了,来听水石声。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间夜景。开篇“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展现了诗人对商山之名声与实情有所了解,虽夜深仍有人踏足其间,可见山中之美不减白日。
紧接着,“四皓卧云处,千秋叠藓生”则是将山中的古木与传说中四皓隐居的故事相联系,传达出时间的漫长与自然景观的深邃。千年的岁月里,古树旁不断有新的苔藓生成,显现出生命力之强大。
“昼烧笼涧黑,残雪隔林明”中,“昼烧”形容日光透过密林照耀在溪流上的景象,而“残雪隔林明”则描绘了初春时节,积雪尚存,但透过树林的缝隙仍可见到阳光的温暖与希望。
最后,“我待酬恩了,来听水石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感激之情。他似乎在等待着某种恩赐,或许是自然界给予他的灵感与平静。同时,他邀请读者一同前来,聆听山间清泉与岩石之间所发出的声音,这也是诗人心中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致敬。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商山夜晚的宁静、深邃和生命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