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梅多过溽,转蕙拟吹薰。
山脚昏酣日,檐牙晓堕云。
病忺添御裌,笔懒习书裙。
那得惊人句,聊将绝世纷。
经梅多过溽,转蕙拟吹薰。
山脚昏酣日,檐牙晓堕云。
病忺添御裌,笔懒习书裙。
那得惊人句,聊将绝世纷。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腻的感受与思考。首联“经梅多过溽,转蕙拟吹薰”以梅与蕙草为引子,暗示季节的更迭与自然界的生机变化,通过“过溽”和“拟吹薰”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由湿润到温暖的过渡过程。
接着,“山脚昏酣日,檐牙晓堕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日落与晨起时分的景象,山脚下夕阳的余晖与屋檐上清晨的云雾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朦胧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隐含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眷恋与感慨。
后半部分“病忺添御裌,笔懒习书裙”则转向了个人生活状态的描述。诗人因身体不适而需要增添衣物,同时因为懒于提笔写字,暗示了他可能正处在某种精神或情感的低谷,或是对日常事务感到厌倦。这种自我反省与情绪流露,使得诗歌更加贴近人性的真实感受。
最后,“那得惊人句,聊将绝世纷”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的渴望与无奈。在寻求灵感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自己或许难以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佳句,只能暂时放下世俗的纷扰,寻找内心的平静。这一句既是对自身创作状态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妥协与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生活状态的反思以及对创作的追求与无奈,体现了宋代文人诗中常见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特点。
白云山下栖真室,松径何人访黄石。
芳草犹寻旧日盟,弃繻千载曾书生。
野禅顾我忻而笑,玄鹤鼓翅锵然鸣。
林间木榻且安坐,江上浮云阴复晴。
岩前散发者谁子,划然长啸为鸾声。
兴来枕藉向天地,何暇坎壈较不平。
崎岖石路且回车,白日未落欢有馀。
登山临水不尽醉,枉作高阳一竖儒。
冲怀寄林壑,抱痾卧园庐。
诗书为我縳,一亩成丘墟。
清晨具农笠,命仆勤负锄。
新畦灌灵药,旧埒环嘉蔬。
兰生既盈亩,豆熟亦满车。
夜雨剪春韭,清霜登紫萸。
朋来可觞咏,安用烹神鱼。
食力古所贵,巢林诚足娱。
寄谢任公子,持纶安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