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巍巍高万仞,元气独钟天地正。
下盘厚土上摩空,翠壁丹崖相掩映。
长松古柏森且稠,琪花瑶草无春秋。
层峦列嶂走云气,壮观东南百二州。
行人翘首劳双目,纵有丹梯敢轻蹴。
除是神仙有羽翰,飞上山巅看海旭。
谷中流泉清不污,其中乃是蛟龙都。
龙兮一出作霖雨,遂令四海无焦枯。
衡岳相望仅为伍,始信东山能小鲁。
矻然一柱擎苍天,天下仰瞻今又古。
象山巍巍高万仞,元气独钟天地正。
下盘厚土上摩空,翠壁丹崖相掩映。
长松古柏森且稠,琪花瑶草无春秋。
层峦列嶂走云气,壮观东南百二州。
行人翘首劳双目,纵有丹梯敢轻蹴。
除是神仙有羽翰,飞上山巅看海旭。
谷中流泉清不污,其中乃是蛟龙都。
龙兮一出作霖雨,遂令四海无焦枯。
衡岳相望仅为伍,始信东山能小鲁。
矻然一柱擎苍天,天下仰瞻今又古。
这首诗描绘了象山的雄伟壮丽与自然之美的融合。开篇以“象山巍巍高万仞,元气独钟天地正”两句,直接点出了象山的高峻与独特的地理位置,仿佛天地之气在此汇聚。接着,“下盘厚土上摩空,翠壁丹崖相掩映”,形象地展现了山体的立体感和色彩的对比,厚土与摩空,翠壁与丹崖,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
“长松古柏森且稠,琪花瑶草无春秋”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植被丰富,四季常青,即使在严冬或酷暑,也依然生机勃勃。而“层峦列嶂走云气,壮观东南百二州”则通过云气的流动,展现了象山的动态美,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成为东南地区的一道壮观风景线。
“行人翘首劳双目,纵有丹梯敢轻蹴”两句,从人的视角出发,表达了人们对象山的向往与敬畏,即便是艰难的攀登之路,也愿意去探索。接下来,“除是神仙有羽翰,飞上山巅看海旭”则通过想象,将人与神仙进行对比,突出了象山的高度与神秘。
“谷中流泉清不污,其中乃是蛟龙都”两句,转而描写山谷中的清泉与蛟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水的纯净与生命力。最后,“龙兮一出作霖雨,遂令四海无焦枯”通过蛟龙降雨,寓意着象山对周边环境的恩泽,使得大地得以滋润,万物得以生长。
“衡岳相望仅为伍,始信东山能小鲁”两句,将象山与衡山相提并论,强调其地位之高,同时表达了对象山独特魅力的认可。而“矻然一柱擎苍天,天下仰瞻今又古”则以象山作为支撑天地的支柱,象征其永恒的存在与对后世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七载炎州别,相望阅岁寒。
羁孤转江海,旅食守丛残。
枯树馀生在,狂花瞥眼看。
枭鸾一毛羽,蛟蜃各波澜。
错有量金铸,饥愁买玉餐。
自然堪陨涕,何处足凭阑。
念子从军幕,论文据将坛。
新诗能惠我,傲骨不应官。
西瀼酣歌老,南楼宾主欢。
愈风烦草檄,活国待弹冠。
腰瘦心逾壮,时危地孔安。
近闻摧六虎,早与说廉丹。
三百年中两妖鸟,秦会之后徐有贞。同罪者谁?
御史王文。同功者谁?将军石亨。
前日议南迁,今日议夺门。
武功武功,尔亦腼然人,甘与分尸之桧万年遗臭独何心!
宋少保,明少保,栖霞山色至今好。
两家祠墓岿然存,秦徐残骨贱如草。
东窗饶舌莫嗔司晨鸡,此时并无长舌妻。
每饭意不忘钜鹿,眼前魏尚翻为戮。
少年不自惜功勋,垂老对人羡蒲谷。
苍头特色黔中黔,太守益阳与薰沐。
颍川骂坐雄万夫,酒失岂真弃心腹。
一为楚将亦冠军,迁地为良敢雌伏。
屯兵坚城势欲绌,连营百里气转蹙。
忽惊地道隳垂成,四百儿郎糜血肉。
即今丰碑龙脖子,空使诗人叹同谷。
破敌收京谁第一,再接再厉疮痍复。
冲锋让前受赏同,公等因人何碌碌。
当时大树耻言功,今夕灞陵还止宿。
文吏刀笔错铸铁,幕府文书罪罄竹。
谁知东海又传箭,矍铄据鞍更蹋鞠。
不侯枉自矜长臂,再植何堪拟群木。
飘零草疏讼陈汤,鼙鼓闻声思李牧。
白首忘年怅较迟,奋笔成诗助张目。
行空甲马如有闻,我有长歌方当哭。
《纪朱总兵洪章事》【清·沈瑜庆】每饭意不忘钜鹿,眼前魏尚翻为戮。少年不自惜功勋,垂老对人羡蒲谷。苍头特色黔中黔,太守益阳与薰沐。颍川骂坐雄万夫,酒失岂真弃心腹。一为楚将亦冠军,迁地为良敢雌伏。屯兵坚城势欲绌,连营百里气转蹙。忽惊地道隳垂成,四百儿郎糜血肉。即今丰碑龙脖子,空使诗人叹同谷。破敌收京谁第一,再接再厉疮痍复。冲锋让前受赏同,公等因人何碌碌。当时大树耻言功,今夕灞陵还止宿。文吏刀笔错铸铁,幕府文书罪罄竹。谁知东海又传箭,矍铄据鞍更蹋鞠。不侯枉自矜长臂,再植何堪拟群木。飘零草疏讼陈汤,鼙鼓闻声思李牧。白首忘年怅较迟,奋笔成诗助张目。行空甲马如有闻,我有长歌方当哭。
https://shici.929r.com/shici/BB7M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