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茢驱傩画荜门,椒花颂寿泻芳樽。
生涯喜傍农夫老,社会惭登大父尊。
长有蟹螯持左手,更添莺舌弄前轩。
天时代谢非吾事,莫为增年意转烦。
桃茢驱傩画荜门,椒花颂寿泻芳樽。
生涯喜傍农夫老,社会惭登大父尊。
长有蟹螯持左手,更添莺舌弄前轩。
天时代谢非吾事,莫为增年意转烦。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除夕》描绘了春节前夕的习俗和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桃茢驱傩画荜门”写的是除夕之夜,人们用桃枝(桃茢)清扫房屋,驱除邪祟,门上还绘有驱鬼的图案。次句“椒花颂寿泻芳樽”则展示了敬酒祝寿的热闹场景,椒花象征长寿,美酒倾泻入杯,庆祝新年的到来。
“生涯喜傍农夫老”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他感到满足于与农民共度岁月,流露出一种质朴的生活态度。“社会惭登大父尊”则暗示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不高,但内心却以长辈(大父)自居,体现出谦逊和责任感。
“长有蟹螯持左手,更添莺舌弄前轩”两句,通过比喻,诗人说自己像握着蟹螯一样稳重,又如黄莺般婉转歌唱,展现了其内心的愉悦和才情。“天时代谢非吾事,莫为增年意转烦”最后两句,诗人认为自然的更迭变迁无需挂怀,重要的是保持心境平和,不因岁月增长而烦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除夕为背景,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身份的自省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展现了明代士人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