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秋高天气凉,玉壶迸水更漏长。
孤灯不剪兰缸冷,新月斜函翠幌光。
深夜沉沉望风色,银汉迢迢杳难即。
梧桐树上怯双栖,萏菡池中羞比翼。
惨淡铅华秋复秋,婉转屏帏愁更愁。
班姬此日题纨扇,卫女当年怨柏舟。
不堪念此意辛苦,愿学秦箫逐凤游。
九月秋高天气凉,玉壶迸水更漏长。
孤灯不剪兰缸冷,新月斜函翠幌光。
深夜沉沉望风色,银汉迢迢杳难即。
梧桐树上怯双栖,萏菡池中羞比翼。
惨淡铅华秋复秋,婉转屏帏愁更愁。
班姬此日题纨扇,卫女当年怨柏舟。
不堪念此意辛苦,愿学秦箫逐凤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首句“九月秋高天气凉”点明了时节,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玉壶迸水更漏长”运用比喻手法,将时间的流逝比作玉壶中的水滴,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缓慢和夜的漫长。
“孤灯不剪兰缸冷,新月斜函翠幌光”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孤灯在寒冷中闪烁,新月斜照在翠绿色的帘幕上,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接下来,“深夜沉沉望风色,银汉迢迢杳难即”则通过仰望星空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渴望与无法触及的无奈。
“梧桐树上怯双栖,萏菡池中羞比翼”以自然界的生物为喻,梧桐树上的鸟儿因孤独而不敢成双,池塘中的荷花也因羞涩而不愿并蒂,进一步强化了主题,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惨淡铅华秋复秋,婉转屏帏愁更愁”两句直接抒发了主人公的愁绪,岁月的流转并未带来解脱,反而让愁绪更加深重。最后,“班姬此日题纨扇,卫女当年怨柏舟”引用历史典故,通过古代女子的故事,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哀怨情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哀愁与渴望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中孤独与哀愁的深刻体悟。
甫也会依武,君平直见强。
沈冥几大隐,坦率异直狂。
此士汪易得,遗风今未亡。
经过下帘肆,好觅浣花堂。
何处鸣桹歌浊清,鹭飞鸥舞惯忘惊。
卒逢已觉翩然逝,犹欲因之问水程。
去年才一识,何意复兹行。
隐墅全依郭,幽居亦占名。
万金真国士,十室漫乡评。
汉制谁绵蕝,且徵齐鲁生。
体能中格号时文,能料科场可策勋。
此外更资为学在,木须根立乃凌云。
爱山驴倒骑,爱竹种借宅。
是能寓吾神,夫岂有断脉。
平生江南春,老去荆州客。
生徙叹飘萍,死乃悲墓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