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怨》
《古怨》全文
明 / 韩上桂   形式: 古风

九月秋高天气凉,玉壶迸水更漏长。

孤灯不剪兰缸冷,新月斜函翠幌光。

深夜沉沉望风色,银汉迢迢杳难即。

梧桐树上怯双栖,萏菡池中羞比翼。

惨淡铅华秋复秋,婉转屏帏愁更愁。

班姬此日题纨扇,卫女当年怨柏舟。

不堪念此意辛苦,愿学秦箫逐凤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首句“九月秋高天气凉”点明了时节,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玉壶迸水更漏长”运用比喻手法,将时间的流逝比作玉壶中的水滴,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缓慢和夜的漫长。

“孤灯不剪兰缸冷,新月斜函翠幌光”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孤独的主题,孤灯在寒冷中闪烁,新月斜照在翠绿色的帘幕上,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意境。接下来,“深夜沉沉望风色,银汉迢迢杳难即”则通过仰望星空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渴望与无法触及的无奈。

“梧桐树上怯双栖,萏菡池中羞比翼”以自然界的生物为喻,梧桐树上的鸟儿因孤独而不敢成双,池塘中的荷花也因羞涩而不愿并蒂,进一步强化了主题,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惨淡铅华秋复秋,婉转屏帏愁更愁”两句直接抒发了主人公的愁绪,岁月的流转并未带来解脱,反而让愁绪更加深重。最后,“班姬此日题纨扇,卫女当年怨柏舟”引用历史典故,通过古代女子的故事,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哀怨情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哀愁与渴望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中孤独与哀愁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韩上桂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猜你喜欢

送赵成都五首

甫也会依武,君平直见强。
沈冥几大隐,坦率异直狂。
此士汪易得,遗风今未亡。
经过下帘肆,好觅浣花堂。

(0)

投介庵先生并寄庐陵周侍郎四首

桐乡曾作令,使者复乘车。
风俗因子厚,溪山要我居。
此声闻旧矣,今日见归欤。
只恐功名事,毋庸遽舍诸。

(0)

晚登邬子亭用壁间韵四首

何处鸣桹歌浊清,鹭飞鸥舞惯忘惊。
卒逢已觉翩然逝,犹欲因之问水程。

(0)

杨谨仲和顷者三诗见贻复次韵六首

去年才一识,何意复兹行。
隐墅全依郭,幽居亦占名。
万金真国士,十室漫乡评。
汉制谁绵蕝,且徵齐鲁生。

(0)

逸再为婺女之行既别出郭矣夜不能寐成六绝句

体能中格号时文,能料科场可策勋。
此外更资为学在,木须根立乃凌云。

(0)

在伯沅陵俱和前诗复次韵五首

爱山驴倒骑,爱竹种借宅。
是能寓吾神,夫岂有断脉。
平生江南春,老去荆州客。
生徙叹飘萍,死乃悲墓柏。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