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影直。橹背画秋无力。惆怅素书成决绝。
断鸿将梦觅。何处暮笳声咽。一楞透帘残月。
枕畔潸红犹未灭。双鸾偎镜泣。
波影直。橹背画秋无力。惆怅素书成决绝。
断鸿将梦觅。何处暮笳声咽。一楞透帘残月。
枕畔潸红犹未灭。双鸾偎镜泣。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深沉的离愁别绪与哀婉的思乡之情。词人通过“波影直”、“橹背画秋无力”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一段难以言表的离别之痛。
“惆怅素书成决绝”,一句直接点明了情感的核心——一封充满决绝之意的信件,传达了无法挽回的决裂与痛苦。接下来,“断鸿将梦觅”,以“断鸿”(失群的大雁)的形象,象征着孤独与追寻,暗示了主人公在梦中寻找失去的爱人或情感的寄托,却只能徒增伤感。
“何处暮笳声咽”,暮色中传来低沉的笳声,如同心灵深处的悲鸣,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笳声的“咽”字,形象地描绘出声音的断续与哀伤,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悲痛。
最后,“一楞透帘残月”、“枕畔潸红犹未灭”、“双鸾偎镜泣”,这些画面将情感推向高潮。透过半开的窗帘,残月映照着孤独的身影,泪水在枕边未干,仿佛是情感的痕迹。而“双鸾偎镜泣”,更是将情感推向极致,鸾鸟(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象征夫妻情深)在镜子前哭泣,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当前孤独处境的哀叹。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世界,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深深的哀伤与思念。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