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服夫人贵,荆钗烈女风。
生儿真孟母,择婿得梁鸿。
书费囊衣尽,杯行涧藻丰。
龙池飞霹雳,双剑已腾空。
象服夫人贵,荆钗烈女风。
生儿真孟母,择婿得梁鸿。
书费囊衣尽,杯行涧藻丰。
龙池飞霹雳,双剑已腾空。
这首挽词《董夫人挽词》由宋代诗人孙觌所作,通过对比象服与荆钗,烈女风与孟母之教,以及对董夫人生前贤德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影响。
首句“象服夫人贵”以“象服”象征尊贵,点明了董夫人的身份地位。接着“荆钗烈女风”则以“荆钗”比喻简朴,暗喻董夫人虽贵为夫人,却保持着不慕奢华、坚守节操的烈女风范。这种对比,突出了董夫人内外兼修的品格。
“生儿真孟母”一句,借孟母三迁的故事,赞扬董夫人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智慧与用心,暗示她如同孟母一般,为子择善而教,使子成才。而“择婿得梁鸿”则进一步说明了董夫人眼光独到,选婿得当,如同东汉文学家梁鸿的妻子,成就了一段佳话。
“书费囊衣尽”描述了董夫人在教育子女上的慷慨投入,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体现了她的无私奉献精神。“杯行涧藻丰”则以自然界的景象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董夫人待人接物的宽厚与热情,如同山涧中丰盈的藻类,滋养着周围的一切。
最后,“龙池飞霹雳,双剑已腾空”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董夫人的影响比作龙池中的雷霆,双剑的腾空,寓意深远,既表达了对董夫人逝世的哀悼之情,也赞美了她在世时所留下的深远影响,如同雷霆震撼天地,双剑直冲云霄,令人敬仰不已。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通过对董夫人一生事迹的深情回顾,不仅展现了其个人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更表达了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思和对她精神遗产的无限怀念。
粉墙遮,有绯桃似火,隔屋绽新花。
秀靥低窥,轻脂淡拂,晓妆初试铅华。
忆前度、清明相见,是小帘、朱户那人家。
一信东风,几回寒食,如许夭斜。
宋玉而今渐老,赋东邻颜色,才思都差。
斗草阑干,弄花襟袖,年年轻负流霞。
蓦一片、芳阴送雨,怕玉沟、流水到天涯。
还倩夕阳片影,写上窗纱。
北郭闲居,种绕庐嘉树,影交疏绮。
时鸟哢新声,听圆转笙簧,助人清思。
探秋渐觉凉生,剥纤纤桐子。
杯制肖垂莲,浅酌鹅黄,桂花阴里。前事。尚能记。
流光迅,欢娱去似洗。
萧斋尽堪耐守,偏金粟空林,冷香憔悴。
最怜浴水明蟾,也沈沦不起。
多应是嫦娥,恨掩重帏,晚妆慵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