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墙遮,有绯桃似火,隔屋绽新花。
秀靥低窥,轻脂淡拂,晓妆初试铅华。
忆前度、清明相见,是小帘、朱户那人家。
一信东风,几回寒食,如许夭斜。
宋玉而今渐老,赋东邻颜色,才思都差。
斗草阑干,弄花襟袖,年年轻负流霞。
蓦一片、芳阴送雨,怕玉沟、流水到天涯。
还倩夕阳片影,写上窗纱。
粉墙遮,有绯桃似火,隔屋绽新花。
秀靥低窥,轻脂淡拂,晓妆初试铅华。
忆前度、清明相见,是小帘、朱户那人家。
一信东风,几回寒食,如许夭斜。
宋玉而今渐老,赋东邻颜色,才思都差。
斗草阑干,弄花襟袖,年年轻负流霞。
蓦一片、芳阴送雨,怕玉沟、流水到天涯。
还倩夕阳片影,写上窗纱。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桃花盛开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东邻桃花的娇艳与生机。"粉墙遮,有绯桃似火",形象地写出桃花鲜艳如火,隔着墙壁也能感受到其热烈的气息。"秀靥低窥,轻脂淡拂",运用拟人手法,将桃花比作含羞带笑的女子,晨起梳妆,美不胜收。
词人回忆起清明时节初次见到这棵桃花,不禁想起那户朱门人家,暗示了桃花背后的故事和情感。接下来,词人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如宋玉般才华渐减,未能再像年轻时那样尽情欣赏和创作。"斗草阑干,弄花襟袖",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惋惜。
词的结尾,词人借景抒情,担心桃花凋零的花瓣被雨水打落,最终随流水飘向远方,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他甚至希望夕阳能留下一抹余晖,通过窗纱记录下这美丽的瞬间。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既有对桃花的赞美,也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感慨,展现了词人对生活和美的敏感与留恋。
七闽佳山水,秀气郁苍苍。
钟而为人物,事业亦叵量。
我生古瀛州,地匪中州丑。
虽然得文公,木舌而金口。
自惟禀受不坚申,安得玉骨秋水神。
几番分欲躬樵苏,手足况有禹偏枯。
禹犹尽力导河洛,功业何啻等山岳。
予惟食粟类曹交,所至于人成落落。
勿谓广之东,安得万人雄。
地本不爱宝,赋予由来公。
闽广虽异地,人物差可拟。
尔来擢伦魁,亦复有人耳。
声价压天下,争睹如星凰。
泰山一毫芒,更有万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