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翟公客,争似李膺门。
博涉称该览,高谈析众论。
奕从王粲覆,碑就祢衡温。
文藻平原在,人伦有道存。
见知因笔札,交契托琴尊。
宵馆频分榻,春城每驻轩。
相期薄胶漆,何止俪玙璠。
岁月嗟留滞,风尘阻奋翻。
孔融归鲁国,贾谊起湘源。
旅迹徒飘梗,忧心欲树萱。
山川邈良晤,云雨断离䰟。
鸿雁三秋尽,蒹葭一水繁。
驱驰疲道路,萧散慕田园。
祇恐幽芳歇,思君未敢言。
当时翟公客,争似李膺门。
博涉称该览,高谈析众论。
奕从王粲覆,碑就祢衡温。
文藻平原在,人伦有道存。
见知因笔札,交契托琴尊。
宵馆频分榻,春城每驻轩。
相期薄胶漆,何止俪玙璠。
岁月嗟留滞,风尘阻奋翻。
孔融归鲁国,贾谊起湘源。
旅迹徒飘梗,忧心欲树萱。
山川邈良晤,云雨断离䰟。
鸿雁三秋尽,蒹葭一水繁。
驱驰疲道路,萧散慕田园。
祇恐幽芳歇,思君未敢言。
此诗《济上代柬寄李伯华十四韵》由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通过对比翟公与李膺的宾客之盛,展现其对李伯华才学与人格的高度赞赏。诗中以“博涉”、“高谈”、“文藻”、“人伦”等词,描绘了李伯华的学问广博、见解独到、文采斐然以及在道德上的引领作用。通过“平原”、“道存”、“笔札”、“琴尊”等意象,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情与精神交流。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李伯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通过“岁月”、“风尘”、“孔融归鲁国,贾谊起湘源”等典故,暗示了李伯华的归隐与回归,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处境的关切与同情。最后,诗人以“鸿雁”、“蒹葭”、“道路”、“田园”等自然景象,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比、引用、象征等多种手法,展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与丰富的情感世界,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友情、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洋州墨竹曾传谱,东吴夏卿亦其伍。
常扫风枝及雨叶,世人往往倾赀取。
此幅离奇动万竿,烟岚灭没蛟龙蟠。
碧鲜下拂彪池浅,翠葆阴生洞壑寒。
天籁刁骚忽然起,水意山情落棐几。
窗前作赋戛金声,林下挥觞助玄理。
烦襟俗状借解纷,始知不可无此君。
写真已足轻尺璧,何况溪边十亩云。
愿君宝之勿轻掷,城南僦舍胜泉石。
藉苔瀹茗时展观,洗予肮脏风尘色。
华阳高馆向夜开,严霜拂面如飞埃。
愧我驱驰犹未息,南陌东城复几回。
水部梅花清兴发,招邀月下倾金罍。
可惜佳期竟虚度,主人不乐为停杯。
城头紞紞鼓声下,碧云愁暮空徘徊。
风尘澒洞谁怜才,昭王骏骨成驽骀。
鲍叔分金怜管仲,左桃忍死推羊哀。
今人结交不重义,斯道弃之如草莱。
云天高谊乃见尔,以胶投漆差堪儗。
曾闻怀友出关门,转见悲歌觅燕市。
明堂榱栋日经营,华省移文要纲纪。
多暇犹能过我曹,露胆倾肝向知己。
鱼目难酬明月珠,阳春却入巴人耳。
只今西北烽尘起,四郊多垒国之耻。
摧眉伏枥将何为,手执龙渊报天子。
功成当看画麒麟,拂衣归钓沧溟水。
《曾缮部以三招余过桢伯馆以事不赴有诗见贻因和答之》【明·黎民表】华阳高馆向夜开,严霜拂面如飞埃。愧我驱驰犹未息,南陌东城复几回。水部梅花清兴发,招邀月下倾金罍。可惜佳期竟虚度,主人不乐为停杯。城头紞紞鼓声下,碧云愁暮空徘徊。风尘澒洞谁怜才,昭王骏骨成驽骀。鲍叔分金怜管仲,左桃忍死推羊哀。今人结交不重义,斯道弃之如草莱。云天高谊乃见尔,以胶投漆差堪儗。曾闻怀友出关门,转见悲歌觅燕市。明堂榱栋日经营,华省移文要纲纪。多暇犹能过我曹,露胆倾肝向知己。鱼目难酬明月珠,阳春却入巴人耳。只今西北烽尘起,四郊多垒国之耻。摧眉伏枥将何为,手执龙渊报天子。功成当看画麒麟,拂衣归钓沧溟水。
https://shici.929r.com/shici/yatSEEXwq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