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人天望举扬,拈花微笑大乖张。
几多业识茫茫者,问著劳生沸似汤。
百万人天望举扬,拈花微笑大乖张。
几多业识茫茫者,问著劳生沸似汤。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清远所作的《颂古六十二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百万人天望举扬”开篇,描绘了广大人群对某种事物或人物的仰望与期待,隐喻着对佛法或智慧的追求。接下来的“拈花微笑大乖张”,运用了佛教典故,暗示了通过微妙的言行举止传达深奥的真理,引人深思。
“几多业识茫茫者,问著劳生沸似汤。”则进一步阐述了在芸芸众生中,许多人因执着于世事而陷入无尽的烦恼与困惑之中,他们的生活如同沸腾的开水,充满了挣扎与痛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众生苦难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蕴含了引导人们摆脱烦恼、寻求心灵解脱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佛法以及众生境遇的深刻洞察与思考,富有启发性和哲理性。
忆妾初嫁君,花鬟如绿云。
回灯入绮帐,转面脱罗裙。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
容颜南国重,名字北方闻。
一从失恩意,转觉身憔悴。
对镜不梳头,倚窗空落泪。
新人莫恃新,秋至会无春。
从来闭在长门者,必是宫中第一人。
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
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
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
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
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愚公方住谷,仁者本依山。
共誓林泉志,胡为尊俎间。
华莲开菡萏,荆玉刻孱颜。
爽气临周道,岚光入汉关。
满壶徒蚁泛,高阁已苔斑。
想就安车召,宁期负矢还。
潘游全璧散,郭去半舟闲。
定笑幽人迹,鸿轩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