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生喘未苏,买笔论孤愤。
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
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苍生喘未苏,买笔论孤愤。
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
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作品,名为《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贾傅》。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怀念之情和对英雄事迹的赞美。
"苍生喘未苏,买笔论孤愤。"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英雄事迹的无限激赏之情和深沉的怀念。在这里,“苍生”指的是古代的人们,“喘未苏”则是形容他们的事迹尚未得到完全的发扬光大。“买笔论孤愤”表明诗人想要用笔墨来传述这些英雄的故事,抒发自己对他们的深切同情和赞赏。
"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的文学才能和他对往昔事迹的记忆是完整无缺的。这里,“文采”指的是文学才华,“风流”则是形容这种才能所带来的影响深远。“毫发无遗恨”表明诗人在传述这些英雄故事时,是细致入微,没有任何遗漏。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悲凉的画面。“凄恻”形容环境的萧瑟,“近长沙”则是指地点,在这里诗人可能是在提醒读者注意某个历史事件或英雄故事与这个地方的关联。而“地僻秋将尽”则是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荒凉。
"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最后两句诗则是在表达对英雄事迹的深切感怀,以及面对历史的无常时人们所无法解答的困惑。“长使英雄泪满襟”说明这些故事能够激动人心,使得英雄人物的情感得到共鸣。而“天意高难问”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和历史走向的不解与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往昔英雄事迹的怀念和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他对文学传承的重视。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面对历史的无常时所表现出的困惑与无奈。
岂有健步能飞空,奇梦突与山灵通。
夜入天寿驭猛虎,晓随八神朝紫宫。
身居富贵玩朝菌,神游岩壑餐蓇蓉。
想当朝回脱剑佩,閟阁倚枕开鸿濛。
须臾千峰度脚底,蹴踏泉石排云松。
画屏局促鄙宗炳,移山委琐嗤愚公。
不辨山来与人往,细测此理难详穷。
烟霞铸颜气铸骨,一遨一戏含冲融。
黄帝得此游华胥,至今沕穆余淳风。
君子在朝小人野,何处觅得商山翁。
谁识将军作计工,暗措五岳实枵胸。
我今脚疾辞爵封,向禽舍我其谁同。
君当趋朝我赠行,努力勋业期铭钟。
高僧丈室素壁立,色如积雪光如湿。
卧云主人发清狂,泼翻一斗松煤汁。
由来笔可补化工,化出苍髯老黑龙。
老龙惟肯半身见,半身何处藏虚空。
龙性变化原无穷,头角插戟尾掉风。
行处雷电云雨从,岂知时序当严冬。
蛰龙垂首等蛰虫,丰隆捉龙掷壁上,更化百尺之老松。
老松前身是老龙,松龙虽别神灵通。
趺坐犹然风雨后,犹作涛声吼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