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有路透东郊,尘病情牵万里遥。
啼鸟不愁秋出院,好风常带水过桥。
此时酒醉醒还梦,何处山堪渔更樵。
夜半月明帘外坐,不知花影为谁娇。
西郊有路透东郊,尘病情牵万里遥。
啼鸟不愁秋出院,好风常带水过桥。
此时酒醉醒还梦,何处山堪渔更樵。
夜半月明帘外坐,不知花影为谁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与细腻情感。首联“西郊有路透东郊,尘病情牵万里遥”以路途的遥远和内心的牵绊开篇,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啼鸟不愁秋出院,好风常带水过桥”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此时酒醉醒还梦,何处山堪渔更樵”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将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自由与逃避现实的渴望。最后,“夜半月明帘外坐,不知花影为谁娇”以月光下的花影为喻,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暗示着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意薄杨修唤小儿,孤舟自笑发成丝。
放开痴腹无非梦,拈起幽怀总是诗。
霜下忽惊桐叶尽,滩生更觉水声奇。
馀年那恨驱黄犊,除却为农百不宜。
疏懒元当与世辞,残年况近乞身期。
一官空作读书祟,五斗不供沽酒资。
冰拆野塘初滟滟,雪残芳草已离离。
物华似有平生旧,不待招呼尽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