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北风三尺雪,四壁欲穿肌欲裂。
孤灯黯黯炉无烟,两手握拳冷如铁。
溪头活水声忽死,岩下劲松枝尽折。
中宵拥被不成眠,坐听寒鸱叫荒穴。
一夜北风三尺雪,四壁欲穿肌欲裂。
孤灯黯黯炉无烟,两手握拳冷如铁。
溪头活水声忽死,岩下劲松枝尽折。
中宵拥被不成眠,坐听寒鸱叫荒穴。
这首诗描绘了风雪交加的夜晚,山中环境的凄冷与诗人内心的孤独。首句“一夜北风三尺雪”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风雪交加的壮阔景象,三尺之雪,不仅展现了雪势之大,也暗示了环境的严酷。接下来,“四壁欲穿肌欲裂”,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风雪对山中居所的侵袭,以及寒冷到极致时人的身体感受,营造出一种逼仄、压抑的氛围。
“孤灯黯黯炉无烟,两手握拳冷如铁”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和寒冷的感受。孤灯的微弱光芒与炉子的无烟形成对比,凸显了环境的荒凉与生活的艰难。而“两手握拳冷如铁”则直接描绘了人物在极端寒冷中的状态,形象生动,令人感同身受。
“溪头活水声忽死,岩下劲松枝尽折”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风雪的威力。活水声的突然消失和劲松枝的折断,不仅展现了风雪的猛烈,也暗示了自然界在这场风暴中的脆弱。
最后,“中宵拥被不成眠,坐听寒鸱叫荒穴”两句,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深夜难眠,只能倾听远处寒鸱的叫声,荒穴中的叫声更加深了孤独与恐惧的感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风雪之夜山中独特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的威严与人类生存的艰辛,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探索。
我祖学芦山,潜光玩诗书。
君家独先觉,一见矜里闾。
固有如陈平,长贫贱者乎。
青云果自致,远鉴惊群愚。
鸣风兆有妫,懿占信不诬。
粲然诸子贤,仕各列大夫。
号称万石君,盛事衣冠无。
声华辉图史,岂独荣枌榆。
外族继清高,耻为事物拘。
未尝入城府,奕世风不渝。
宜有羔雁求,怪其久阙如。
君来就乡赋,信足光庆馀。
郡守劝驾行,紫庭与计俱。
努力事学问,豫章擢扶疏。
游子怀故乡,矧伊接葭莩。
勉率为歌诗,尚能念起予。
智短多不堪,冗官略自保。
念非拨烦用,犹觊赵魏老。
故人紫微仙,自致青云早。
回首记平昔,露章慰枯槁。
先容轮囷木,进取万里道。
妄意巉岩石,庶几千金宝。
过听为君羞,贪名怯阴讨。
人亦谓我何,自笑方绝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