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途中遇晴》
《途中遇晴》全文
唐 / 孟浩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已失巴陵雨,犹逢蜀坂泥。

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

馀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

今宵有明月,乡思远悽悽。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qíng
táng / mènghàorán

shīlíngyóuféngshǔbǎn
tiānkāixiéjǐngbiànshānchūwǎnyún

湿shīyóuzhāncǎocánliúshàng
jīnxiāoyǒumíngyuèxiāngyuǎn

注释
已失:不再有。
巴陵雨:巴陵地区的雨。
犹:仍然。
逢:遇到。
蜀坂:蜀地的山坡。
泥:泥泞。
天开:天空开阔。
斜景:斜阳。
遍:遍布。
山出:山峦显现。
晚云:傍晚的云彩。
低:低垂。
馀湿:剩余的湿气。
沾:沾染。
草:草木。
残流:残余的流水。
尚:还。
入:流入。
今宵:今晚。
明月:明亮的月亮。
乡思:思乡之情。
远:遥远。
悽悽:凄凉。
翻译
已经没有了巴陵的雨水,却依然遇到蜀地的泥泞道路。
天空打开,夕阳余晖洒满大地,山峦间傍晚的云彩低垂。
湿润的泥土还沾染着草木,残留的流水还在汇入溪流。
今夜明亮的月光下,思乡之情更显得凄凉哀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情景,充满了对家乡的怀念。"已失巴陵雨,犹逢蜀坂泥"表明尽管已经离开了下雨的地方,但依然能遇到湿润的道路,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旅途中的湿润和泥泞。

"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则描写了一种天气渐晴但山间仍有晚霞和云雾弥漫的情境。这里的“天开”意味着阴霾消散,阳光重新照耀大地,而“山出晚云低”则是对这晴空中景象的具体刻画。

"馀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继续强调了环境的湿润和水流的连绵不绝。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旅途中的自然景物生动地呈现出来,同时也反映出内心的情感。

最后两句“今宵有明月,乡思远悽悽”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清晰的月亮时,内心涌上的浓郁乡愁。这里的“乡思”不仅是对家乡自然环境的怀念,更是包含着对亲情、朋友和过去美好记忆的深切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象的细致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之情。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意境淡远而不失沉郁,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画面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孟浩然

孟浩然
朝代:唐   字:浩然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生辰:689-740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猜你喜欢

挽荣教谕·其四

大庾山高隔暮云,哀猿啼处月纷纷。

何由化作辽东鹤,一夕飞来祭酒坟。

(0)

宿澧陵山村·其二

当窗月出猿啼树,刮地风来虎到门。

赖得主翁多好事,地炉烧竹晚移尊。

(0)

和小游仙·其三

樱桃窗下梦青春,蝴蝶翩翩是幻身。

山鸟一声惊梦觉,始知身是梦中人。

(0)

题一天秋月诗卷为侯少府作·其四

一天秋月湛冰壶,千里家山入画图。

若向涌金门外看,西湖即是涌金湖。

(0)

赠上清道士

天上仙人碧落卿,冰弦入手风泠泠。

一弹山中别鹤操,再弄谷口樵歌声。

是日同登玉虚阁,碧窗片片桃花落。

恍然坐我凤麟洲,琼珥瑶环下寥廓。

师今复上耆山颠,洗耳更听幽涧泉。

钧天别有太古调,此曲不许人间传。

(0)

为云谷隐题谢周小儿卷后

登山莫采连城玉,云卿有子万事足。

入海莫探明月珠,云卿有子知读书。

五男二女古亦少,卿家得之如得宝。

大者筋力强,幼者颜色好。

问之何能得如是,周郎家有长生草。

云卿食禄今八千,探囊谢医无一钱。

此文可比柳州传,报以远大非空言。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