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窗月出猿啼树,刮地风来虎到门。
赖得主翁多好事,地炉烧竹晚移尊。
当窗月出猿啼树,刮地风来虎到门。
赖得主翁多好事,地炉烧竹晚移尊。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山中村落的宁静与神秘景象。首句“当窗月出猿啼树”,以月光和猿啼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幽而略带孤寂的氛围,窗户映照着月光,远处传来猿猴的啼叫声,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次句“刮地风来虎到门”,则通过强烈的自然力量对比,展现了山林中的野性与威严,大风呼啸而来,似乎连猛虎都来到了门前,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紧张感。
后两句“赖得主翁多好事,地炉烧竹晚移尊”,转而表达对主人好客之德的赞美。在这样的环境下,主人却能热情款待客人,不仅生起地炉,还用竹子烧火,直至深夜仍留客不走,体现了主人的慷慨与友善。这不仅是对主人个人品质的颂扬,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淳朴和谐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山中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我从炎海来,乃至清凉境。
阴壑草树寒,绝顶天风劲。
幽怀自兹开,老眼亦一骋。
白云生洞口,远与诸村映。
旷哉天地间,此道谁略领。
休文耽苦吟,李生习禅定。
相对寂无言,意与山俱静。
夜深清磬发,尘梦倏然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