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萦回上翠微,琼楼高拥万山围。
携琴客去常悬榻,问字人来或叩扉。
山静依稀闻叶落,天空迢递见鸿飞。
长安车马多岐路,倦鸟投林且自归。
一径萦回上翠微,琼楼高拥万山围。
携琴客去常悬榻,问字人来或叩扉。
山静依稀闻叶落,天空迢递见鸿飞。
长安车马多岐路,倦鸟投林且自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居生活画卷。首联“一径萦回上翠微,琼楼高拥万山围”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它蜿蜒向上,穿越葱郁的山林,最终抵达一个被群山环抱的琼楼。这里不仅环境清幽,而且充满了神秘与雅致。
颔联“携琴客去常悬榻,问字人来或叩扉”则展现了主人待客的热情与雅趣。无论是带着琴弦的访客,还是前来求学的文士,都能在这里得到宾至如归的感受。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接待,更是精神上的交流与共鸣。
颈联“山静依稀闻叶落,天空迢递见鸿飞”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落叶声声,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鸿雁南飞,象征着远方与梦想。这两句诗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喧嚣、心灵得以栖息的世界。
尾联“长安车马多岐路,倦鸟投林且自归”则以对比的手法,将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与宁静和谐的山居生活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倦鸟归巢,既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宁静与平和的向往。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追求,以及对逃离尘世纷扰、回归自然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江风飘飘杨柳青,江烟漠漠花冥冥。
春光潋滟动笙乐,泼酷弄影蒲萄倾。
客路迢迢平不颇,应有儿童迎五马。
文章太守今几人,风流未有如今者。
中原地古风俗淳,君侯抚牧仁化新。
黄堂无讼白日静,甘棠有阴芳草春。
君侯考绩鬓未改,虎竹铜符转光彩。
功成早向江南来,江南有人遥相待。
百炼青铜圆又小。平平正吐灵耀。
向人前、相对相观,别辨容颜分晓。
好丑□妍并老少。尘凡一齐勘校。
彼此假中来,怎生通内貌。别有辉辉亲密要。
焕心镜、主玄妙。
偏能会、显古腾今,又能鉴、从前虚矫。
艳艳光辉宜自效。把当初、性珠返照。
里面得全真,永明明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