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一帧荆关画,谁打稿,斜阳下?历历水残山剩也。乱鸦千点,落鸿孤烟,中有渔樵话。
登临我亦悲秋者,向蔓草平原泪盈把。自古有情终不化。青娥冢上,东风野火,烧出鸳鸯瓦。
天然一帧荆关画,谁打稿,斜阳下?历历水残山剩也。乱鸦千点,落鸿孤烟,中有渔樵话。
登临我亦悲秋者,向蔓草平原泪盈把。自古有情终不化。青娥冢上,东风野火,烧出鸳鸯瓦。
这首《青玉案》由清代诗人顾贞观所作,其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描绘了一幅苍凉而壮美的画面。
开篇“天然一帧荆关画”,以“天然”二字点明自然之美,将之比作荆浩与关仝的山水画,既赞美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又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追求。接着,“谁打藁、斜阳下”,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斜阳洒在田野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历历水残山剩也”一句,通过“历历”二字,强调了水边残山的清晰可见,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空旷与寂寥。随后,“乱鸦千点,落鸿孤咽”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千点”乌鸦与“孤咽”鸿雁形成鲜明对照,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又暗含了孤独与哀愁的情感。
“中有渔樵话”一句,巧妙地引入了人声,打破了之前的寂静,使画面更加生动。渔樵之间的对话,虽未详述内容,但可以想象是关于生活、自然或是人生的哲思,增添了诗作的深度和广度。
“登临我亦悲秋者”一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悲凉之情,与前文的自然景观相呼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向蔓草、平原泪盈把”一句,诗人将自己置于广阔的平原之上,面对着蔓草丛生的荒凉景象,不禁泪流满面。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变迁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领悟。
最后,“自古有情终不化”一句,总结了诗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永恒情感的向往和追求。“青娥冢上,东风野火,烧出鸳鸯瓦”则以历史的视角,通过描述古代女子墓冢上被野火烧过的鸳鸯瓦,象征着爱情与生命的短暂与脆弱,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整首《青玉案》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深沉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