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远山长何处去,欲行人似孤云。
十分瘦损沈休文。忍将秋水镜,容易与君分。
试问梨花枝上雨,为谁弹满清尊。
一江风月黯离魂。平波催短棹,小立送黄昏。
水远山长何处去,欲行人似孤云。
十分瘦损沈休文。忍将秋水镜,容易与君分。
试问梨花枝上雨,为谁弹满清尊。
一江风月黯离魂。平波催短棹,小立送黄昏。
这首宋词以水远山长的景色开篇,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寂寥的氛围,诗人借行人如孤云的形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漂泊之感。"十分瘦损沈休文"一句,通过典故,暗示了诗人自身的憔悴和对过去的追忆,沈休文是南朝文学家,此处暗指自己因思念而消瘦。
接下来,诗人将秋水比作镜子,表达对过去的清晰记忆,却也暗示了与心爱之人分离的无奈。"忍将"两句,进一步抒发了情感的割舍,仿佛连美酒也无法消解心中的愁绪。
"试问梨花枝上雨"运用了梨花雨的意象,象征着清冷的离别,诗人询问这雨是否为某人而落,增添了伤感的情绪。"一江风月黯离魂"直接点明离别的主题,江上的风月美景此刻都因离别而显得凄凉。
最后,诗人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平波催短棹"写出了舟行的匆忙,"小立送黄昏"则表达了目送离去者直至天色渐晚的深情。整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离别的哀愁和对往昔的怀念。
广庭无凡株,郁郁两佳树。
扶疏饶美荫,盘错根本固。
朝披叶底风,夜泫衣上露。
禅馀自循绕,百匝未忍住。
月华中天来,左右发晖素。
清景非人间,泠然洗吾虑。
缅彼大梁下,炎蒸毒朝暮。
朱门晓未开,马足已驰骛。
摧眉事权要,幸彼一盼顾。
素标插君头,扰扰独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