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故垒,丞相新祠,从百战后重领江南,岿然棠棣碑高,万民坠泪;
父老讴歌,远人问讯,忽一岁中同归天上,伟矣竹林绩迈,两字褒忠。
将军故垒,丞相新祠,从百战后重领江南,岿然棠棣碑高,万民坠泪;
父老讴歌,远人问讯,忽一岁中同归天上,伟矣竹林绩迈,两字褒忠。
此挽联以庄重之笔,颂扬曾国荃之功勋与德行。上半部分“将军故垒,丞相新祠”开篇即以历史人物类比,赞其功业堪比古代名将与丞相,凸显其在军事上的卓越成就。“从百战后重领江南,岿然棠棣碑高,万民坠泪”描绘了曾国荃在历经无数战役后,重新执掌江南,其功绩如同高耸的棠棣碑,令百姓感动落泪,形象地展现了其威望与影响。
下半部分“父老讴歌,远人问讯”则转向民众的情感反应,表现了曾国荃不仅在本地深受爱戴,在远方也受到关注与敬仰。“忽一岁中同归天上,伟矣竹林绩迈,两字褒忠”则以戏剧性手法,描述其突然离世,如同竹林七贤般留下不朽功绩,仅以“褒忠”二字,便足以彰显其忠诚与高尚品德,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整联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既是对曾国荃生前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其逝世后精神永存的颂扬。
羡君先拜邑,残腊见登车。
远驿寒云重,长郊积雪馀。
行当劝民稼,始信带经锄。
还到济南日,应传古尚书。
一送池阳守,颇怀当日游。
青山临岸尽,翠水入江流。
楚旧茅为贡,燕来雁报秋。
牧之登览处,故事待君修。
清羸将家子,苦节自寒儒。
四壁我何有,一钱君亦无。
下滩船自急,闻雁日将晡。
行爱青山口,人烟事网罛。
移得溪边翠,来为庭下阴。
惜根存旧土,带笋助新林。
暗换萧萧叶,知虚寸寸心。
东风莫摇撼,培壅未应深。
宋日天王寺,梁时太子园。
地犹随世变,物岂与人存。
欲问移居意,还应避俗喧。
相期唯有月,夜夜在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