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岐术业世相传,荐剡春膺上九天。
指下明分三部脉,囊中不贮一文钱。
拜官北阙初承命,返旆南安独棹船。
遥想乡园明到日,人人争羡锦衣旋。
轩岐术业世相传,荐剡春膺上九天。
指下明分三部脉,囊中不贮一文钱。
拜官北阙初承命,返旆南安独棹船。
遥想乡园明到日,人人争羡锦衣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医官阳君从京城返回南康县的情景,充满了对医术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思念。首句“轩岐术业世相传”,以古代医学的创始人黄帝和岐伯来比喻医术的传承,暗示医官阳君继承了这一传统,医术高超。接着“荐剡春膺上九天”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医官在春天被推荐至高位,象征其医术得到极高评价。
“指下明分三部脉,囊中不贮一文钱。”这两句进一步赞扬医官不仅医术精湛,能准确分辨人体的三部脉象,而且医德高尚,不以金钱衡量医术的价值,体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接下来,“拜官北阙初承命,返旆南安独棹船。”描述了医官从京城返回家乡的过程,既表现了他官职的升迁,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最后,“遥想乡园明到日,人人争羡锦衣旋。”表达了诗人对医官回到家乡后,乡亲们欢欣鼓舞、羡慕不已的场景的想象,既是对医官医术和品德的肯定,也是对家乡人民淳朴情感的赞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医官的高尚情操和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
琵琶亭下春波,滔滔流入三吴去。
东风也似无情,不约木兰舟住。
中有仙翁,*衫乌帽,笔床谈尘。
道越乡虽好,昨非今是,终不似,归来赋。
想见莓苔三尺,玉琴清、杏梢初雨。
青青衿佩,童参冠伍,徘徊江暮。
我意尤长,公行不顾,一声柔舻。
趁轻风径上蓬莱顶*,去天尺五。
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
吾宗仙猛,当年乘此,遨游人世。
玉颊银须,胡麻饭饱,九霞觞醉。
爱青青门外,万丝杨柳,都捻作,长生缕。
七十三年闲眼,阅人间几多兴废。
酸碱嚼破,如今翻觉,淡中有味。
总把余年,载松长竹,种兰培桂。
待与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霁。
定何人、鞭蛟笞蜃,尽驱山石填海。
海波坌涌三千丈,蓬峤落翻鳌背。
天昼晦。
似睢水、扬沙汉楚三军溃。
东皇翠盖。
遣海若摇旌,冯夷击鼓,彷佛一时会。
初发处,练白海门如带。
须叟雪岭天界。
朝生暮落何时了,几度越成吴坏。
君莫怪。
这莫有、至生呼吸乾坤外。
白鸥自在。
待日落潮平,游人归尽,飞过富阳濑。
一天云似穹庐,山川惨淡还非旧。
兴来欲唤,赢童瘦马,寻梅陇首。
有客遮留,左援苏二,右招欧九。
问聚星堂上,当年白战,还更许,追踪否。
却拥重裘深坐,看飞花乍无还有。
老来拈笔,不禁清冻,频呵龟手。
想见南山,少年射虎,臂鹰牵狗。
暮归来脱帽,销金帐里,饮羊羔酒。
万里南还,临江一笑,吾道沧洲。
算生来骨相,不堪蝉冕,带来分定,只合羊裘。
薄酒胜茶,晚餐当肉,六印何如二顷谋。
人间事,看蜃楼城郭,蚁穴公侯。
舟中此日风流。
拚一酌黄花散百忧。
甚东篱县令,归田自得,西江工部,恋阙多愁。
出处虽殊,襟怀略似,光焰文章万古留。
聊记取,待他时话旧,八极神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