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称儒雅擅青徐,今见君侯信不虚。
报政未容更绣水,除书先已易桐庐。
郡邻帝所旋趋召,地切家山勿恋居。
千乘来迎催去急,邦人何计挽行车。
世称儒雅擅青徐,今见君侯信不虚。
报政未容更绣水,除书先已易桐庐。
郡邻帝所旋趋召,地切家山勿恋居。
千乘来迎催去急,邦人何计挽行车。
诗中“儒雅擅青徐”一句,表明无为守郑深道移严州之人以儒雅著称,其风度翩翩,不失为士族之佳。"今见君侯信不虚"则是说现实中的这位守将,与传闻中的一样,都令人信赖。
"报政未容更绣水",可能暗示着政治上的变动,尚未稳固,不宜轻易行事;"除书先已易桐庐",则似乎指代换取新职务之意,或是转调的象征。这里“绣水”与“桐庐”,都是诗人情感寄托之所。
"郡邻帝所旋趋召"显示了朝廷对守将郑深道移严州的重视,频繁地召见他;"地切家山勿恋居"则透露出一份离别之痛,虽然家乡与官职相连,但也难以留恋。
"千乘来迎催去急"形容的是守将离别时,一群人马来送行,气氛紧迫;"邦人何计挽行车"则是诗人对这位即将离开的守将表示惋惜之情,希望能有所留恋。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对于离别的一种复杂的情感,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政治环境和个人际遇的微妙变化。
东风吹云十日雨,卧听城头打衙鼓。
道人远自山中来,共坐南窗濯泥土。
自然高韵到羲皇,岂止微言变齐鲁。
万牛回首不震掉,一叶横江且掀舞。
未能入水取蛟蜃,尚欲投戈代貔虎。
念公守此非一朝,木病磈瘣无枝条。
已尽千峰西岭雪,更梦八月钱塘潮。
京城尘沙深一尺,是中莫留公履迹。
权门蹲?儿女笑,我一思之不能食。
片帆无事早归来,为公一洗山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