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固人所欲,痰饮常忌此。
兹晨一杯羹,食之乃大美。
渔者包裹来,乐与我为市。
儿辈问何故,秤平不亏尔。
吾家自高曾,仁厚著闾里。
一衡无两权,昭昭坦如砥。
忆昔少年时,猎夫晨卖鹿。
老干持衡出,忽尔非旧比。
此岂我家风,责之怒裂眦。
口腹诈求赢,宁我饿而死。
忍割子孙肉,而以啖我齿。
折衡谢猎夫,劳酒遣乃已。
今馀三十载,而得闻斯语。
喜与同志言,书之诏孙子。
鱼固人所欲,痰饮常忌此。
兹晨一杯羹,食之乃大美。
渔者包裹来,乐与我为市。
儿辈问何故,秤平不亏尔。
吾家自高曾,仁厚著闾里。
一衡无两权,昭昭坦如砥。
忆昔少年时,猎夫晨卖鹿。
老干持衡出,忽尔非旧比。
此岂我家风,责之怒裂眦。
口腹诈求赢,宁我饿而死。
忍割子孙肉,而以啖我齿。
折衡谢猎夫,劳酒遣乃已。
今馀三十载,而得闻斯语。
喜与同志言,书之诏孙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钱时的作品《闻儿辈举渔者言喜成古调》。诗中,诗人通过描述渔者送来鲜美的鱼羹,引发了对家族传统美德的回忆和感慨。他强调了家族世代以来的仁厚之道,认为公平公正如同秤上的平等原则,不应因个人贪欲而倾斜。诗人以年轻时听到猎夫卖鹿的故事为例,指出家族曾坚决抵制不公,宁愿自己受饿也不愿欺诈他人。最后,诗人欣喜于能将这些教训传给后代,通过书写下来告诫子孙。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揭示了家族对公正与诚信的坚守,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