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众水发新安,历历桐川第二滩。
万叠冷云藏乱石,一江春雨落惊湍。
青山隔树连渔浦,白鸟迎潮入钓坛。
地占客星高隐处,时飞凫舄上岩端。
东来众水发新安,历历桐川第二滩。
万叠冷云藏乱石,一江春雨落惊湍。
青山隔树连渔浦,白鸟迎潮入钓坛。
地占客星高隐处,时飞凫舄上岩端。
这首元代诗人钱惟善的《送魏好义尹分水赋十六濑》描绘了送别友人时所见的壮丽山水景象,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首句“东来众水发新安”,开篇即以磅礴之势展现水流东去的壮观景象,新安江的源头汇聚了众多溪流,展现出自然界的雄伟与生机。接下来,“历历桐川第二滩”则将视线聚焦于桐川的第二道滩头,通过“历历”二字,生动地描绘出沿途景色的清晰可辨,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在眼前展开。
“万叠冷云藏乱石,一江春雨落惊湍”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云雾缭绕的山峦与静谧的乱石、细雨与湍急的江流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动态美的意境。冷云与乱石的静默与春雨与惊湍的动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
“青山隔树连渔浦,白鸟迎潮入钓坛”进一步描绘了山水间的渔村与白鸟,青山与树木相接,渔浦点缀其间,白鸟在潮水的引领下飞向钓鱼的场所,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蕴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最后,“地占客星高隐处,时飞凫舄上岩端”两句,以“客星”比喻友人的身份,暗示其虽为过客,却能在此地找到心灵的归宿,表达了对友人高洁品质的赞美。同时,“时飞凫舄上岩端”则以凫舄(古代的一种鞋)象征友人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预示着友人将在这片山水间留下足迹,成为这片土地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人性格与志趣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昭君自恃颜如花,肯赂画史丹青加。
十年望幸不得见,一日远嫁来天涯。
辞宫脉脉洒红泪,出塞漠漠惊黄沙。
宁辞玉质配夷虏,但恨拙谋羞汉家。
穹庐腥膻厌酥酪,曲调幽怨传琵琶。
汉宫美女不知数,骨委黄土纷如麻。
当时失意虽可恨,犹得千古诗人誇。
月中有桂光更多,扶疏一轮枝干罗。
天风飘下广寒子,岂与凡种同其科。
四时不改碧玉叶,满庭自擢青铜柯。
森然众木共培植,无异野鹤群鸡鹅。
秋来隐圃风露冷,喷花看蕊尤婆娑。
圃中自有隐君子,心与世远恬无波。
对花度此九秋色,不以物外伤天和。
西邻栟榈更好古,妙年欲制芰与荷。
连墙请谒不知倦,宜尔鬓发忘其皤。
天生逸才当有用,委弃寂寞理则那。
吾衰尚有惜花意,零落奈此馨香何。
却思梁溪有小圃,只恐松竹荒寒莎。
未能归去老三径,且把诗句从公哦。
拙直从知慕古风,吾衰不复梦周公。
心如葵叶虽终日,身逐溪流且向东。
华藏千函游佛界,黄粱一枕悟仙翁。
何当放浪尘埃外,回首沧洲兴未穷。
屹然高阁虚且通,溪山增秀来薰风。
皆云闽境似此少,岂但为最沙阳中。
栋楹显敞制度巧,饰以黝白非青红。
七峰倒景蘸层碧,十里平津流向东。
连山松桧郁葱茜,一溪烟雨寒冥濛。
沈沈月彩照清夜,漠漠云影摇苍穹。
眼光到处色皆翠,凝结至今劳化工。
几年落寞顾眄地,拈出始知观览雄。
开筵置酒共临赏,正暑景物生秋容。
画船笳吹助清咽,津岸击鼓声逢逢。
世间万事非偶尔,成此一段传无穷。
我归三子子归我,毕竟假合谁之功。
人生会合自可乐,且须吸尽玻瓈钟。
他时追忆如梦寐,一笑胜游回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