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移根远谷来,便添清兴满乌台。
羲娥驭日光风转,青女飞霜绝艳开。
每忆瑶琴翻雅调,谩充骚佩慰高怀。
同心托契应非浅,细看流年雨露栽。
一自移根远谷来,便添清兴满乌台。
羲娥驭日光风转,青女飞霜绝艳开。
每忆瑶琴翻雅调,谩充骚佩慰高怀。
同心托契应非浅,细看流年雨露栽。
这首诗以兰花为题,借物抒情,展现了诗人对兰花独特的情感与欣赏。首联“一自移根远谷来,便添清兴满乌台”,描绘了兰花从遥远山谷移植而来,为乌台(官署)增添了一种清新脱俗的兴致。颔联“羲娥驭日光风转,青女飞霜绝艳开”,运用了羲和、嫦娥驾驭日月、青女飞霜的神话典故,形象地表现了兰花在阳光与霜雪交替中绽放的美丽与坚韧。颈联“每忆瑶琴翻雅调,谩充骚佩慰高怀”,通过回忆瑶琴演奏的雅致乐曲,以及佩戴骚人之佩,表达了诗人对兰花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追求。尾联“同心托契应非浅,细看流年雨露栽”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寓意着兰花与诗人的深厚情感如同岁月中的雨露滋养,共同成长,彼此相依。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腻描绘与深情赞美,不仅展现了兰花的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精神的双重欣赏与融合。
饤饾残花,也随分、红红白白。
缘底事,春才好处,又成轻别。
芳草凄迷归路远,子规更叫黄昏月。
倚阑干、触处是浓愁,凭谁说。我不厌,尊罍挈。
君莫放,笙歌彻。自河南丞相,有兹宾客。
一笑何曾千古换,半醺便觉乾坤窄。
怕转头、天际望归舟,江山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