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色连高树,回光射迥楼。
自翻归雁影,更急思虫愁。
烟暝长先隔,霞烘久未收。
华灯知可继,惟照洞房幽。
远色连高树,回光射迥楼。
自翻归雁影,更急思虫愁。
烟暝长先隔,霞烘久未收。
华灯知可继,惟照洞房幽。
这首诗名为《夕阳》,是宋代文人钱惟演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景象。"远色连高树",展现出夕阳余晖映照在远处树木上的壮丽画面,色彩深远而绵延;"回光射迥楼",则描绘了光线反射在高楼之上,光芒回荡的动态感。
接下来,诗人通过"自翻归雁影",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感情相融合,雁影随夕阳移动,似乎也带走了诗人的思绪;"更急思虫愁",借秋虫的哀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烟暝长先隔,霞烘久未收",进一步描绘了暮色渐浓,烟霭弥漫,夕阳的余晖被云霞慢慢遮掩,难以收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最后,"华灯知可继,惟照洞房幽",诗人由外在的夕阳转而想到室内,华灯虽能照亮,但只能照亮深宅内室的幽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夕阳为引,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内心的情感波澜,展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