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邯郸宫,春春弄碧柳。
学步未全工,扬蛾那可久。
一朝金阙颓,宿昔朱颜丑。
有梦向黄粱,何心问鲁酒。
厮养尔为谁,曾御赵王否。
少小邯郸宫,春春弄碧柳。
学步未全工,扬蛾那可久。
一朝金阙颓,宿昔朱颜丑。
有梦向黄粱,何心问鲁酒。
厮养尔为谁,曾御赵王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曾经在邯郸宫廷中生活的才女,她的青春与美貌如同宫中的碧柳一般,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然而,她并未完全掌握行步之术,便早早地离开了宫廷,其命运如同轻拂过面颊的微风,难以持久。
金阙,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殿堂,一旦倾颓,昔日的辉煌与荣华也随之消逝。朱颜,比喻女子的青春与美丽,一旦逝去,便不再复返。梦向黄粱,暗指追求短暂而虚幻的美梦,如同黄粱一梦般,醒来后一切皆空。何心问鲁酒,鲁酒,泛指普通的酒水,此处借以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为何要寻求那些无法满足心灵的物质享受。
最后两句“厮养尔为谁,曾御赵王否”,则揭示了这位才女最终的命运转变——从宫廷的宠儿沦为普通人的妻子。她曾经是否为赵王所宠爱,如今却成了一个厮养卒妇,身份的落差与命运的转折,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展现了主人公从宫廷生活到民间人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语言流畅,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意味,是明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