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来老子曾垂教。挫锐和光为妙。
因甚不听他,强要争工巧。
只为忒惺惺,惹尽闲烦恼。你但莫、多愁早老。
你但且、不分不晓。
第一随风便倒拖,第二君言亦大好。
管取没人嫌,便总道、先生俏。
元来老子曾垂教。挫锐和光为妙。
因甚不听他,强要争工巧。
只为忒惺惺,惹尽闲烦恼。你但莫、多愁早老。
你但且、不分不晓。
第一随风便倒拖,第二君言亦大好。
管取没人嫌,便总道、先生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敦儒的《忆帝京》,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老子哲学思想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度追求物质文明和技术发展的担忧。诗中“挫锐和光为妙”一句,是对道家减少欲望、顺其自然理念的一种阐述。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以及对人们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世界的担忧。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
泊秦淮雨霁,又灯火、送归船。
正树拥云昏,星垂野阔,暝色浮天。
芦边夜潮骤起,晕波心、月影荡江圆。
梦醒谁歌楚些,泠泠霜激哀弦。婵娟。不语对愁眠。
往事恨难捐。看莽莽南徐,苍苍北固,如此山川。
钩连。更无铁锁。任排空、樯橹自回旋。
寂寞鱼龙睡稳,伤心付与愁烟。
潇湘之水清且深,上下一碧涵古今。
白云在天亦在水,瀰漫滉瀁连江浔。
九疑之山相萦带,虞帝于此曾登临。
松杉榕栝百围大,望之不见愁人心。
昔日筑台赋八景,此景未闻入歌吟。
风排浪涌散还聚,月射波翻晴复阴。
涓涓细籁漱幽壑,浩浩洪涛扬远岑。
水鸟风帆互出没,玉沙锦石空浮沈。
岂无澄明好天气,倏忽变换不可寻。
张衡《四愁》愁未已,刘向《九叹》叹难禁。
我目未睹耳则闻,三尺六寸徽黄金。
永嘉郭君制此曲,遥和骚人千载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