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入维扬路,天分牛斗墟。
秋帆二水外,春草六朝余。
冰雪生官舍,风尘走谏书。
从来经国者,宁不念樵渔。
地入维扬路,天分牛斗墟。
秋帆二水外,春草六朝余。
冰雪生官舍,风尘走谏书。
从来经国者,宁不念樵渔。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送樊侍御之金陵》。诗中,作者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维扬(扬州)之路和牛斗墟(星宿名,象征远方)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樊侍御前往金陵(今南京)任职的深深祝愿。
"地入维扬路,天分牛斗墟",这两句写出了友人将要踏上通往繁华扬州的道路,而天空中的星辰仿佛预示着他在遥远的金陵的未来。"秋帆二水外,春草六朝余",进一步描绘了金陵的历史底蕴,暗示友人将置身于历史悠久的江南之地,感受到六朝古都的春草与江水的韵味。
"冰雪生官舍,风尘走谏书",运用冰雪和风尘的意象,既写出官署的清冷,也寓言了友人在官场可能面临的艰难与责任,以及他积极进谏的决心。最后两句"从来经国者,宁不念樵渔",表达了对友人治国理政的期许,同时也提醒他不应忘记民间疾苦,关注百姓生活的真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仕途的关切,展现了谢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宦路今如此,亲闱望已深。
是谁门户责,慰我父兄心。
镜里休频看,杯中但浅斟。
前贤官业处,端的要追寻。
拖船鸟惊兽骇奔,追夫雷动云作屯。
前日生辰使者去,贺正又出丹阳门。
欲上未上军人马,似响不响县官喏。
穷冬闸闭水不行,深夜火明山欲赭。
尚书太尉传语来,夫船未足官须内。
敌使三节能几耳,客载万舸何为哉。
甘心事仇谁作俑,耻不自羞犹怂恿。
古来秦祸不须胡,蒙恬斥外斯高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