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唤小姑,踏青南浦去。
儿夫同一艇,系缆人稀处。
大嫂唤小姑,踏青南浦去。
儿夫同一艇,系缆人稀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踏青图景。通过“大嫂唤小姑,踏青南浦去”的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江南水乡的温柔氛围中。大嫂与小姑一同前往南浦踏青,南浦作为江南水乡的常见地名,往往与春天、水边活动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风光。
接着,“儿夫同一艇,系缆人稀处”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踏青时的场景。儿夫(即年轻男子)与她们一同乘坐小艇,选择在人迹罕至之处停泊,这样的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踏青者寻求宁静与自然之美的心理状态。整个场景充满了和谐与宁静的气息,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波光粼粼的春日美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江南春日踏青的温馨画卷,通过人物的活动和环境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昔我分符作荆守,我公坐镇黄河口。
系马殷王庙左槐,开筵卫女堤边柳。
公今参佐临我邦,我亦抱疴眠芸窗。
溪树阴阴白日静,干旌时到木兰艭。
回思十二年相见,岁华倏忽惊流电。
路岐回复馀万程,宇宙阴晴经几变。
忆公安得常见公,古貌依稀魂梦中。
但看邸报知迁转,那记官阶卑与崇。
饯宾杂遝喧徒御,斜月苍凉郭门曙。
独鹤孤琴一盖飘,我公远向闽山去。
人生垂翼岂有恒,大舟浅水固难胜。
扶摇直上自此始,公不见天池六月南飞鹏。
一车两雕轮,宛转行不已。
悠悠河西路,去去百馀里。
孟冬北风冽,河水寒不流。
朝发城东门,暮至河水头。
谁言近别易,近别心更苦。
咫尺不相看,天涯在庭户。
君行西河上,几日河柳春。
攀条采柔芳,愿寄同心人。
今年夏月久不雨,枯朽朝朝望天宇。
使君俛首坐堂上,无言心念三农苦。
古来仁覆称旻天,旻天忍不吾民怜。
却恐民心百冤控无地,和风乖戻高阳愆。
君不见东海湄,冤孝妇,三月亢旱成焦土。
又不见政不节,祷桑林,自责片语天为霖。
急寻案牒理故事,眼底纷纷拂人意。
强将征役代他邦,忍朘膏脂媚大位。
短章一骑飞红尘,任他郡臬怒詈台端嗔。
一章犹自可,再章惊人心。
三章四章语转峻,和风旭日成阴森。
得请公移犹未下,行潦水溢漳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