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玩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的情怀。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这里设定了时间和空间环境,胡地即凉州一带的地方,三月半意味着春天的中期,而梨花的绽放则是这个季节最美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了一种期待和喜悦的情感。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诗人随后跟随一位年长的僧侣去用餐,然后又登上了一个名为“夫人台”的高处。这不仅是空间位置的移动,也隐含了精神层面的提升和超脱。这里的“夫人台”可能是一个有特定历史或传说背景的地方,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增加了诗歌的深度。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这两句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对音乐的热爱。诗人在高台上清唱,声音随着云朵漂浮而去,却又似乎停留在空中未曾消散。而“弹弦”则是对乐器演奏的描写,通过风的传递,使得音乐如同飘逸的风一般到达听者的心中。
“应须一倒载,還似山公回。”最后两句诗则显得更加哲理和深远。“一倒载”可能指的是时间的流逝或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还似山公回”中的“山公”通常指的是隐逸之人,这里的“回”字则给人一种归隐田园、超脱红尘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精神世界的深刻体悟。